【音樂:10】

【動作:5】

【分鏡:13】

他大概知道自己的天賦數值的來源,例如創意方面獨高估計是因為開發了兩款遊戲的原因。不過創意也高過其他屬性太多了吧?這豈不是說我除了創意外,其餘的方面都是辣雞?

並且還有一個問題,為什麼創意和其他門類都超過了10點,可是卻並沒有開啟天賦頁面,難道是因為必須要加上10本技能書才行?

果然不氪金就不會變得更強!

創意下面的劇情只有8分,雖然他沒怎麼接觸過劇情設計,可是以前讀書時候他也經常些作文的,每一篇都是一故事,各種悲歡離合,牽腸掛肚,這劇情設計還不算可以?

當然說正經的,他也明白在遊戲劇情方面是必須下苦功夫的,以後開發的遊戲肯定不能一點劇情都沒有,現在是手機遊戲還可以糊弄玩家,可到了pc上就沒那麼容易了。

劇情缺陷是“虛擬工作室”的薄弱點之一,他們工作室內並沒有一名從事過劇情服務或者對劇情有想法的人。

編劇這方面也不好招,畢竟好得編劇不是呆在大製作團隊裡,就是在影視圈內混,那高昂的價格不是初出茅廬的工作室能付得起。

到目前為止,雖然虛擬工作室兩款遊戲都取得了成功,但想招募到更好得員工做大做強,還是很不容易。目前,國內好的資源都掌握在大公司大集團手裡,獨立遊戲的道路越發艱難。

獨立遊戲大多都沒有良好的平臺和宣傳渠道,就算可以上國內大廠商的遊戲平臺,其索要的分成非常高,通常為7:3,大廠商是7,獨立遊戲是3。

這種雁過拔毛似的方法也使得許多熱愛遊戲的獨立製作組支撐不下去,即便是那些遊戲銷量不錯的製作組也是如此,於是大多都選擇退出遊戲圈銷聲匿跡。

當然,你也可以不接受這類霸王條款,選擇自己直主發行。

可是你沒有錢宣傳,就算遊戲再好又有什麼用?大眾都不知道有這麼一款遊戲,就算知道了恐怕那時候遊戲都已經涼透了。

現在這個時代,酒香也怕巷子深。

有足夠的宣傳,就算是一坨屎也能捧上天,參考某妖記。

言歸正傳,俞皓知道自己劇情不行,不過自己腦子裡可是有不少遊戲,光是這些遊戲就能讓工作室做大,有錢後還怕招不到合適的人才嗎?

系統天賦屬性面板上,劇情後是關卡,其實他並沒設計過關卡,可是對於關卡還是稍稍有些瞭解的。

雖然俞皓設計的幾款遊戲,從“中國方塊”到“水果刀客”,甚至是還未上市的“三國殺”,其實都沒有有關卡系統。

但是這不代表他不會設計關卡,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

至於3d能拿到16分,估計是因為“水果刀客”裡他親自做了水果的設計,不然分數也上不去。至於原畫的12分,他並不奇怪。本身他就有點美術的底子,雖然是不如李悅詩,但也缺美術的情況下還能將就著。

音樂就不用提了,本來他就沒什麼音樂審美,這10點還是因為技能書的原因。

動作只有5點,這也正常,畢竟他沒設計過動作遊戲。而且到現在遊戲的主角都不是人類,像“中國方塊”裡的方塊兒,“水果刀客”裡的主角水果,刀客都不能算主角。

不過以後他肯定會涉足到有動作方面的遊戲中,他最喜歡的可就是對抗型別的遊戲,例如格鬥,射擊都是他的最愛。

唯一有人類的“三國殺”並未涉及到動作方面,屬於棋牌桌遊的範疇。

接下來是分鏡,分鏡之所以能得13分,也和俞皓以前愛拍影片剪輯影片脫不開關係,在高中的時候他就迷上了攝影技術,並且平時也會拍一些短片,不過只能算的上業餘愛好者。

分鏡上面或許是有些研究,可也不是太深入,畢竟他不是專業吃這碗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