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久過後,不知哪一個僧人弟子忽然痛哭起來,狀若癲狂,張著嘴指著那尊大佛又哭又笑,不知是悲是痴,情緒就如能蔓延一般,迅速擴散開去,沒到片刻,幾乎所有人臉上都失去了血色,慟哭流淚,悲憤到了極點卻也驚恐到了極點。

若我佛有靈,看到這一幕,會不會憐憫這些可憐的人兒?

朗朗乾坤,青天白日,一聲雷聲,忽然從天上轟隆隆震響,眾人木然地抬頭看去,只見大佛頭頂風雲滾滾而來,天地迅速變色,黑雲低垂,聚集在那頭。

雷電轟鳴,伴隨著風雨突至,天地咆哮,狂風暴雨,一時竟是瓢潑而下,大雨如注,瘋狂倒向這個人世間,彷彿要用這蒼天之水,來淹沒這個蒼涼世道。

梵音寺中,無數弟子慘無人色,緩緩仰面朝天,任那冰冷的雨水打在臉上,彷彿這個動作要耗費他們全部的力氣。

這雨,是佛在垂憐他們麼?

又有誰知道!

又有誰在乎?

※※※

後山,靜念禪院,蓮花池前。

淨空和淨塵並肩沉默而立,看著遠遠大佛那頭驚心動魄的動靜,彷彿還沒有從震驚中反應過來,嘴角微微顫動,他們並不如其他弟子那般反應劇烈,因為他們是梵音寺的二代弟子,也正因為他們是梵音的二代弟子,所以他們比誰都清楚那一尊大佛對梵音寺的重要,不僅僅是因為裡面所供奉著的歷代先輩骨灰舍利,還是那尊大佛千萬年下來一直作為諸弟子心目中佛祖意志所敬仰。

而是他們知道,梵音寺大陣陣門所在,便是以舍利大佛頭頂那件荒神佛寶所化的七重寶塔為基,以梵音寺無數年積聚的佛性為持,以至少四位佛宗大師級境界深厚的人為護,一旦發動,人世間只怕除了蜀山那個有毀天滅地奇威的「萬劍弒仙大陣」能壓一頭,再也沒有什麼能撼動這座佛光大陣,然而在那道可怖的氣息的衝撞之下,這梵音寺的護山大陣竟然有了崩潰的徵兆!

那道氣息該是強大到何等匪夷所思的地步?

那還是人世間應該存在的境界麼?

“金剛伏魔大陣再次發動,豈不是說師父他們正在佛頂那裡禦敵,到底是誰,竟能避過一切耳目,無聲無息深入到我寺那裡!”淨空倒吸一口涼氣,喃喃說道,回過神來後,面上盛怒之色滿溢而出,這還是梵音寺開派以來,第一次被外敵入侵到這個地步,可以說這個時候幾乎已經到了關係到梵音寺生死存亡的時刻。

到底是誰!世間有這個能耐的人,又有多少人!

這位大師兄又驚又怒之下,卻沒注意身旁那位師弟,眼神閃爍,怔怔出神,也不知忽然想起誰來,面色霎時間煞白起來。

“淨塵,師兄先去助師父他們一臂之力,你趕緊找到其他幾位師弟,先把寺內人心穩定下來,這個關頭,決不能有任何差池!”淨空不愧為梵音寺的大師兄,當機立斷便作出了最準確的佈置。

淨塵也知道眼下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候,容不得他再多想什麼,強壓下心中那縷不安,揚手間召出了自己的青蓮法寶,就在兩人剛有所動作的時候,淨空忽的一頓,淨塵同樣望了過來,兩人齊有所感,轉過看去,只見得面前那道佛法光柱一點一點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收斂,露出了滿目蒼夷的斷壁殘垣,以及那一個平靜安坐的男子身影。

那個男子在兩人的注目下,睜開了眼眸,慢慢站了起來,向他們看了一眼,瞳孔之間似有雷霆清光一現即隱,然後點了點頭,負手而立,凝視著遠方那地裂山崩之處,在那不知不覺漸漸大起來的風雨飄霧之間,他的衣衫也開始獵獵飛舞。

有那麼一瞬間,在淨塵兩人震驚的目光下,他背後那把無鋒古拙的灰暗長劍忽而幽光大亮,煞氣沖天,彷彿被壓抑太久的緣故,發出一聲狂野桀驁之極的咆哮,頭頂這一片朗朗乾坤竟在這一刻瞬間暗了下來,如洪濤,如怒潮,轉眼間淹沒了這片深山林地。

※※※

好久沒說題外話了,今日翻開網頁,很意外發現了問仙的貼吧,很感動,想不到還有這麼多人願意看我的書,當然也少不了見到各種嘲諷謾罵,其實寧靜很早就說過第一卷寫的有欠考慮(作品相關的題外話),或許等完本後大修一番,但至少不會是現在,所以我對那些朋友引經據典的批判不敢反駁,虛心接受,堅決不改。

其實問仙寫到現在,洋洋百萬多字,寧靜不敢說殫精竭慮,但至少也花了很多很多心血,問仙就如我的孩子那般,一點一點成長起來,寧靜心裡面那種難以言喻的喜悅,真的很想跟喜歡這書的朋友們一同分享。

另外,最近看到很多朋友留言說情節太拖,鋪墊太長……呃,其實真的不長,只是寧靜太懶,更新太慢……這一點堅決改正。

這段話是先發了文再補的,所以不算訂閱之中,不是湊字數,只是寧靜一點很想說的心裡話,大家放心。

最後,再次誠懇致謝各位讀者朋友們,還有各位打賞寧靜的道友們,真的真的很感激你們的支援和理解,寧靜一直想寫出可以讓人讀後有些深思的文章,奈何筆力有限,有心無力,寧靜或許寫不出大家都喜歡的書,但至少希望能寫出你們喜歡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