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五一 靜念禪院,心中大恐怖(第1/2頁)
章節報錯
淨明的聲音遠遠傳去,迴盪在深山之,驚起了無數飛鳥,然而,卻久久沒有回應。
“淨塵?”林辰看了淨明一眼,心卻有幾分莫名驚異,方才那陣吟詠之詞,甚為清奇,頗有幾分出塵之意,但聲音那種滄桑之氣,給人的感覺卻分明是一位上了年紀的前輩高人,印象,淨塵雖然虛長他幾歲,但也不像那種經歷諸多世事的老人,那真是淨塵麼?
可若然不是,那莫名的熟悉感從何而來?
林辰心思忖著,可看到身旁這個小和尚面上天真的神色,搖了搖頭,失笑一聲,想來在淨明心,這幽清無人的深山,除了那位師兄,也沒有別人在吧?
山道寂寂,唯見天邊白雲悠悠,兩人歇息了一會,便繼續往深山裡頭走去。
這樣空無人煙的大山深處,山風吹衣,似乎連霧氣也顯得極為的寒涼,如盤絲一般的煙霞雲氣飄飛滾蕩在空,山風一吹,便從四面八方散去,但只片刻之間,又無聲合攏起來,林辰注目向前方看去,眼前始終白霧一片,若非腳邊不時有清泉的流淌聲傳來,林辰甚至覺得自己走進了一個陌生而神秘的世界。
梵音寺乃世間不可知之地,靜念禪院乃這個不可知之地的不可知之處,一如蜀山之劍冢,崑崙之幽境,這些世上最神秘莫測的地方,自古以來,走出了多少曾經叱吒風雲的英才人傑,多少驚天動地可歌可泣的故事成為傳說,在每一棵古樹每一片落葉每一片白雲的間隙裡,悄悄被時光掩埋。
如今,他走在這條不見前人的古道上,是否也有機會親眼目睹那些過往最令人瞻仰的歲月之韻?
一念及此,林辰心不禁也有幾分期待之意,淨明細心,將他面上神情變化看在眼裡,也不言語,只是微笑帶路。
兩人沿著腳下山泉又走了兩個時辰,在崇山峻嶺間默默而行,終於在山路盡頭之處,一片山谷密林之地,看見了一座破舊古剎的影。
眼前這處深山的谷地,與一路走過的寂靜山林似乎並無什麼不同之處,只是踏入這裡,卻明顯感受得到裡面溫暖如春,充斥著極其濃郁的天地元氣,彷彿只小小的一步之差,便隔絕了外面的風霜寒涼,很難想象之前期待的地方,會是如此的一個地方,沒有想象的金碧輝煌,莊嚴肅穆,但林辰知道,這一切變化,都源於了眼前那座破舊荒涼的老寺。
這座古剎並不大,四面寥落的寺牆,靜靜佇立著一間穹頂鋪著茅草的禪屋,或許說為古觀更適合,而老寺一旁,有一個早已乾枯了湖水的小湖,只留下淤泥腐葉,訴說著無數年下的寂寥。
“阿彌陀佛,林施主,這裡便是了。”淨明深深看著一眼這座荒涼老寺,這座傳說梵音寺第一座佛觀,眼有一絲說不出的莫名情懷。
這麼一個梵音寺最神秘年代最深遠的地方,長年未曾維葺清理過,門前雜草叢生,經了這麼多年山間風雨的侵襲,到處都是風化剝落的痕跡。
然而那些侵蝕而成的無數殘破地方上,卻生長著無數青草野花,目及所處,是一片說不出的生機蓬勃。
“萬般皆若命……”
林辰站在老寺跟前,仰首凝望著那寺門牌匾上幾個肅穆滄桑的大字,嘴角微動,默默唸了一聲,不知怎麼,心竟生起莫名的敬意,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的古舊不堪風雪,才更能證明這羅浮佛門重地悠遠的歷史,深厚的根基,這樣千年萬年下沉澱下來的獨特古老氣質,遠比那些尋常光鮮修飾的山門,更讓人肅然起敬!
“相傳我寺的師祖,當年便是在此地修成無上佛道,于山間展現無上妙境,從此奠定了梵音寺在天下修仙訪道的地位。”
淨明靜靜說道,一指那處大門,“方丈師叔交代過,施主只要邁過那道門檻,入到禪屋裡,調息靜心,坐上幾日便能體悟其妙處,小僧也只能送施主到這裡,往後就要看施主的造化了。”
林辰點了點頭,微笑道:“小師父,一路謝謝你了。”
“阿彌陀佛,施主無須客氣,小僧就在這裡靜候施主的佳音。”淨明雙手合十,退到一邊,默默唸佛,眼睛卻是不由自主地看著他的身影,似乎以這位天資出眾的二代弟好奇的少年心性,也想看看林辰能不能以無上毅力進入這梵音寺最神秘的修行重地之。
林辰沉默片刻,邁開了步,向古寺大門走去。
一步一步,在淨明默默的注視下,走到門前,站定,仰天深深呼吸了一口氣,抬起腳步,就要邁入門去。
然而,只一瞬間,忽有一聲驚雷,赫然在耳邊之炸響,轟隆一聲巨響,眼前就如天地動搖,緊接著一束燦爛光輝,如從虛空裂開的一道裂縫,耀了下來,正照在他身上。
那一刻,剛想有所動作的林辰,驟然間直覺身前的一切,甚至包括那突如其來的光輝,都彷彿凝滯起來,身上如負千萬斤重擔,直壓的他喘不過氣來,眼前這一步之差,竟如一道巨大天塹,橫亙在前面,他要跨過的,彷彿並非一道門檻,而是一座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