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當時年少,青衫少年豪氣(第2/2頁)
章節報錯
楚奚仲大喜,“果然夠兄弟!”這斯看的有酒,頓時稱兄道弟起來,林辰直嘆遇人不淑。
“對了,你們的蜀山心法煉到第幾重了?”
宇文靖正要舉杯,聽的林辰的話,神色自豪,說道:“稍有小成,達到繫心守竅之境。”
楚奚仲不服氣的撇了撇嘴,“我還不是一樣!”
宇文靖哈哈大笑,“你才剛剛到這個境界,我卻已在中段了!”
“切,你還不是一樣比不上你妹妹!”
“妹妹?”林辰奇道。
楚奚仲痛喝一口酒,說道:“這傢伙的妹妹宇文牧雪可是天才,入山才兩年就突破了第六重心息相依之境,直接被收到驚神峰門下,如今更加不知什麼境界了。”
宇文靖搖了搖頭,露出既自豪又苦澀的神色,酒入愁腸。
林辰同情地看著他,一時不知說什麼好。
……
談的半天,年少氣盛,三人已極為熟絡,尤其聽的林辰把神仙鬼怪之事說的天花亂墜彷彿親身所歷,楚奚仲兩人更是瞪大眼睛,如痴如醉,好不容易忍痛幾壇酒把他們打發走,林辰回到床上,盤膝而坐,寧神仔細看著蜀山大道直指通明劍典的前六重心法。
大道直指通明劍典蜀山的萬法之基,而且進境極快,是天下有數出名的法訣。天下千般法訣,萬般法術,只有修出道力方能釋放,道力也就是入道修仙者所說的真元之氣,大道直指通明劍典乃一部似深若淺講述從基本到後面高深莫測修煉的神通法訣!
林辰凝神靜氣,大道直指通明劍典,以劍入道,前六重之境分別是“一靈獨耀”,“泯外守中”,“冥心守一”,“繫心守竅”,“虛心實腹”和“心息相依”。
和「諸天生死翠虛訣」對比一下,林辰思索著,大道直指通明劍典,修的是真元大道,最終超凡入聖,而真元修煉,累積道行的途徑,也是現在修仙界最普遍修煉方法,修真元大道者,也叫修真者。
而老頭子傳授的「諸天生死翠虛訣」,精化氣,氣化神,神還虛,旨在善養精氣神,成為益壽之基,練精之要在於身,練氣之要在於心,練神之要在於意,身心相交,精氣相合,則可生神。神生性,氣生命,性命雙修,成為延年之本。
林辰忽然驚寐,這「諸天生死翠虛訣」,最終以虛合道,化生陽神,肉身成仙,此乃長生之道!
對比起來,雖然兩者同是奪天造化的功訣,最終殊歸同途,但諸天生死翠虛訣卻是明顯更為複雜,修習起來更為艱難,他自小修習,如今也不過初窺門檻,甚至算不上略有小成。
要知道,「大道直指通明劍典」,乃修煉真元的無上法訣,最終十二重大成後,凝煞成丹,金丹的質量必定遠超尋常法門所結之丹。而踏入金丹大道後,後面方能步入陽神大道,即碎丹凝嬰,成半仙之體。修為到了金丹期,魂魄便能出竅肉身,也稱作陰神,而人道期之元嬰,便是陽神,也有元神一說。
而「諸天生死翠虛訣」訣,一開始便是淬鍊肉身,琉璃金身,混元金身,一萬三千諸天大竅,最終成的仙人之體,似乎與修行界另一種修習方法肉身成仙有異曲同工之妙。
再三思考,林辰決定兩決同修!
一個淬鍊真元法力,一個肉身成仙,一個主內,一個主外,兩者相輔相成!
兩種法訣都是奪天造化的無上法訣,常人得一便是天幸,更不要說兩訣同修了,林辰可謂得天獨厚,兩訣同修,這等從來沒有過的事情,最後會怎樣,也只有天知道了。
林辰收回思索,深呼吸一口氣,根據大道直指通明劍典的第一重的法訣修煉起來:
“絕念忘機,靜心定神;提防動心起念,惟有一靈獨耀,而歸真返樸;無為正定,山河大地。十方虛空,盡皆消殞,歸於寂滅。在一靈獨耀境中,不可動心思量,才涉思維,便成剩法。故宜念起即覺之,心動卸止之。心本虛靈不昧,於修靜定工夫中,固須制其外馳;然不可入於昏沉寂滅…”
一靈獨耀,就是明心見性而與道合真,體會真氣流動,煉出真元,也是通俗所說的法力,道力。
所謂“至無心神自定,一靈獨耀遍乾坤”,十多年來勤練「諸天生死翠虛訣」的他,身體早已脫胎換骨,對體內精氣的流動更是輕車熟架,煉精化氣早已大成,進入煉氣化神之境,此刻,體內的“氣”慢慢聚集起來,按照大道直指通明劍典法訣的途徑執行,慢慢的,一股淡淡的充滿生機的氣流從丹田升起,這,便是真元之氣麼?
“我終於也有道力了……”
林辰怔怔想到。他不是第一次聽說法力,道力,當初夜重樓把魔劍相贈的時候,便曾說過他沒有道力,所以把魔劍封印在他的眉心之竅。
但他更加不知道的是,別人最少三個月才能堪堪感受到的真元之氣,他一個晚上就修出來,其速度之快,在蜀山史上,恐怕不是空前,也是絕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