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帶來了利潤和各方的物資,一些居住在南方的土著部落也被齊國收復。

土著們不便管理,但可以幫齊國種植一些作物,或者進行捕獵,打漁。

這時候,各國已經按捺不住,決定要進行統一戰爭。

誰先動手,對誰動手,就成了個問題。

……

“必須要先消滅韓國!”趙韻一直把韓國視為自己的心腹大患,而秦國同樣如此。

韓國雖然佔據了楚國的大片領土,但核心經濟政治區域還是在原來的地方!

被秦國和趙國夾在中間。

最重要的是,韓國發展火器,對各國的威脅太大。

【趙王決定出兵征伐韓國,她聯絡秦國,邀請秦王一同出兵,秦王同意。】

【趙王任命信南為大將,出兵二十萬,攻打韓國。】

【秦王任命嬴勐為大將,出兵二十萬,攻打韓國。】

【趙王和秦王向齊王發來結盟邀請,請齊王聯手攻打韓國。】

【韓王向齊王發來求援,請齊王出兵援助韓國。】

……

姜嬋面前,出現了諸多選擇。

【選擇一:和秦趙一起,攻打韓國。】

【選擇二:發兵救援韓國。】

【選擇三:發兵攻打秦國。】

【選擇四:發兵攻打趙國。】

【選擇五:置之不理,繼續發展齊國。】

姜嬋仔細一想,上一局裡,就是因為韓國火器厲害,導致她沒能統一天下,既然如此,不如先把韓國做掉!

【你決定出兵,征伐韓國。】

【你任命張北辰為大將,領軍二十萬,攻打韓國。】

【韓國被三國夾擊,獨木難支。】

即便韓國的火器很厲害,但各國經過多年模擬,也掌握了一定的火器技術。

三路大軍攻擊,韓國開始慢慢陷落。

【兩年後,韓國新鄭被攻破,韓王飲下毒酒自盡。秦國、趙國和齊國瓜分了韓國的土地,韓國滅亡。】

【天下三分!】

……

三分天下之後,各國繼續發育。

【你勸說齊王,遷徙大量的民眾前往南方沿海區域,大力開發沿海地帶。】

齊國因為打下了越國和韓國的領土,為了方便管理,剛好那些人口遷徙到新地區,即減少了地區動盪的風險,又開闢了新的種植區。

【南方雨水充足,水稻一年兩熟甚至一年三熟,提高了齊國的糧食產量和人口數量。】

【八年後,齊國已經成為天下第一大國。】

【秦王和趙王在邊境會盟,決定聯手對付齊國。】

嬴尹人和趙韻很清楚,如果她們不聯手,肯定會被張北辰與姜嬋逐一擊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