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登高好修行(第1/2頁)
章節報錯
站在長亭裡面的女孩同樣很是驚訝的看著李雲東離去的背影,直到她身後悄無聲息的站了一個人,她才回頭,展顏一笑:“紫苑姐姐,你來啦?”
名叫紫苑的女孩兒身量大概比紅裙女孩高一寸左右,相貌極美,同樣也是一身長裙,只不過裙色幽紫,裙角飄飄如仙,不帶一絲人間煙火氣息。
這兩個女孩站在長亭中,簡直如同詩畫中走下來的仙子,一旁經過的路人只要看了一眼,無不震撼駐足。
紫苑的目光不似紅裙女孩這般犀利尖銳,反而朦朧似蒙上了一層薄紗,飄渺如霧,她一開口,聲音顯得很是冷清:“嗯,紅菱,你在看什麼呢?”
紅菱又忍不住看了一眼李雲東已經消失的方向,說道:“我剛才好像看見一個修行人。”
紫苑淡淡的說道:“塵世間修行人多如牛毛,在這裡碰到一兩個外門子弟,並不稀奇。”
紅菱搖了搖頭:“不像是外門子弟,倒像是正宗的內室弟子,我看他隔著五六十米,一眼朝我望過來,目光犀利之處,我竟然不能與他對視!”
紫苑水波不興的面孔上微微動容:“哦?你性格雖然毛躁好動,但從小師傅給你打熬的好,修為也不算差了,這小小天南市居然還有這樣了得的人?”
紅菱嗔道:“紫苑姐姐,你為啥總不忘記打擊我啊?”
紫苑看著紅菱,嘴角流露出一絲寵溺的笑容:“我馬上要回師門了,你繼續在塵世間修行吧,不過,以你的脾氣和性格,我很不放心!”
紅菱撒嬌道:“紫苑姐姐!人家不小了,可以獨當一面了!”
紫苑微微一笑,不再說話了,目光只是望著遠處,兩個仙子般的少女在長亭裡面站了一會,紅菱突然開口說道:“紫苑姐姐,我送你一程吧?”
紫苑說道:“不用了,我這就走,你要記住不要隨意打擾俗世中人,這是我們修行人的戒律,不可違犯!”
紅菱不耐煩的說道:“你都說了一千遍啦!”
紫苑暗自搖了搖頭,臉上流露出深思的神色。
紅菱自幼就怕自己這位師姐,見她不說話,便試探性的問道:“紫苑姐姐,你在想什麼?”
紫苑淡淡說道:“沒想什麼,只是在想金丹的下落。”
紅菱對她擠眉弄眼:“還在想那句楔語啊?紫苑姐姐,你的春心終於動了嗎?哈,不容易,真不容易!”
紫苑被紅菱取笑,臉上神色絲毫不動,像是沒有聽見似的,她目光一下飄得很遠,低聲呢喃道:“金丹到底到哪裡去了?”
……
李雲東和蘇蟬當天便搬進了新居,蘇蟬看著寬闊明亮的新家,興奮得從一個房間跑到另外一個房間,一會在柔軟的席夢思床上撒個歡,打個滾兒,一會在高高的陽臺上支出去半個身子,興奮得大喊大叫。
“哎哎,小心點兒,別掉下去了!”李雲東看蘇蟬幾乎整個身子都懸掛在陽臺的欄杆上,嚇得趕緊跑過去,一把摟住這丫頭的***,緊張的說道。
蘇蟬身為修行人,哪裡怕這個?她咯咯笑著轉過身,一隻手興奮的拉著李雲東的胳膊,一隻手指著遠處,像一隻歡快的小麻雀,嘰嘰喳喳的說道:“雲東雲東,你快看,往遠處看!”
李雲東見小丫頭一臉興奮得眉毛都像是要飛起來似的,他笑著點了點小丫頭的鼻子尖,然後朝遠處望了過去。
這時候正是傍晚,天邊正是金烏漸墮,玉兔初生的時候,漫天的彩霞宛如燒紅的琉璃,顏色斑斕豔麗,形狀各異參差。
李雲東一眼望去,頓時覺得眼界開闊,心曠神怡,小腹一股氣息直湧到心頭,翻滾盪漾,令他有一種躍躍欲試,想要引頸呼嘯的衝動。
蘇蟬是修行的過來人,她一眼便看出李雲東這是由於登高望遠,天地中的浩然之氣觸動了他胸膛中的金丹元氣,引得他體內血氣激盪沸騰,從而產生想引頸呼嘯的衝動。
很多爬山的旅客,往往在爬到山頂的時候,一眼望去,便會產生一種“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邁之情,因此情不自禁的高聲大呼。
而發出這種大呼者,十有**是年輕氣盛,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因為他們體內氣息強盛,容易被天地之間的浩然之氣所牽引勾動,而老年人則精氣血已經非常衰弱了,除非保養得好,體內精氣血依舊旺盛,否則他們是不會被這種天地之氣所觸動,更不會生出想要大呼的慾望和衝動。
蘇蟬記得她的師傅曾經告訴她,人在三種情況下會產生長嘯的衝動。
第一便是面臨浩瀚無邊的景色時,譬如登高望遠之望嶽、譬如東臨碣石之觀海等等景色,人往往會產生長嘯的衝動,天地之間的浩然之氣是最為磅礴強大的,即便是不懂修行的凡人胸中那一點點可憐的氣息也同樣會被浩然之氣所引動,從而發出豪壯的長嘯。
第二便是當人胸中淤積了苦惱、煩悶、壓抑、憋屈、痛苦、糾結等等情緒的時候,人為了排解這種痛苦,便會發出長嘯或者長嘆的聲音,以此自救,否則這樣的鬱結長期糾纏於胸,便會使人鬱郁生病。
第三便是當人煉氣築基,將體內氣息修煉得最為磅礴旺盛的時候,會情不自禁的發出驚天長嘯!明朝正德年間的大儒王陽明,他有一夜在軍營中練氣,忽然煉氣有成,胸中氣息翻滾,便忍不住引頸一聲長嘯,這一聲長嘯傳出去幾里遠,三軍皆驚,以為軍營中有神仙降世!
李雲東此時既是被天地勾引了胸中血氣的凡人,同樣也是修行煉氣的半個修行人。
他胸中氣息翻滾,只覺得有一股鼓盪的氣息哽在喉嚨,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李雲東一張口,正要發出一聲長嘯,蘇蟬眼疾手快,立刻一指便點在李雲東胸前的華蓋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