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個王妃,為了解開蠱蟲之危,親身赴險,進入雪域中尋找蠱王,而現在也終於成功了,蠱王被發現,蠱蟲能控制,再過些時日,便不需要懼蠱蟲的干擾。

其實這只是上官燁暫時編出來的,蠱王還在沉睡當中,自然不能起到作用。

不過這對一直被不死軍團壓制的軍方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喜訊,頓時對這位傳說的男王妃也好奇起來,而好奇中還有深深的敬佩。

所謂患難見真情,原來王爺身後,一直有王妃一直支援幫忙著,特別是慕容秋楓毅然赴險,讓他們很感動。

這由上官燁親口證實的傳言,很快被傳入延國之中,坐實了流言的真實性,但是這樣的真實性,在此國難當頭的時候,不止沒有引起百姓的不滿,反而引起他們的追捧和支援,因為這流言中的‘夫妻’兩,都為保護他們的國家,他們這些人的安慰而親自涉嫌,各自在前線奮鬥著。

幾天後,當皇帝稍微鬆了口氣,一掃這幾天壓抑的悶氣,開啟上官燁才送來的密信時,差點一口血吐出來。

密信很簡單,只是讓他給百官灌迷湯,並寫聖旨,扶正慕容秋楓的地位,並進行冊封,其中還附上趙熙如在延國的罪證,孩子的事情子虛烏有還有昭國最終的目的等等罪證。

皇帝這才知道,原來之前那一切的風潮全部都是他這個好弟弟親自自導自演弄出來的,所有的人幾乎都被他耍得團團轉,而目的很簡單,只是想為慕容秋楓正名。

皇帝真恨不得直接追旨過去治他們兩人一個欺君之罪,畢竟慕容秋楓的事情他們確實都期滿的世人。

無奈之餘,皇帝只能憋屈的把罪證往眾臣面前一放,頓時原本還主張議和的一些大臣只能閉上嘴巴了。

然後他又根據另一個話題,慕容秋楓和上官燁的欺君之罪進行解釋,說是當年宇國皇子看中了慕容秋筠,延國那時候正面臨被五國算計之危機。

所以便暗中與宇國秘密結交,借兵,宇國方面提出的條件中,便是要慕容秋筠,可那時候的慕容秋筠已經許給了燁王。

為了不激起民憤,一切便只能秘密進行,慕容秋筠為國,親自請求去宇國,又在危急時刻,便只能暗中送慕容秋筠離開。

而燁王的婚禮也不能無故取消或改變,恐引起五國的猜疑,便先由慕容秋楓假扮,不想在這期間,兩人朝夕相對相處,日久生情,假戲真做。

可不想新婚不久,五國的奸計顯形,讓他們都無暇顧及這件事情,便只能委屈慕容秋楓,一直瞞著,如今既然已經天下皆知,便要給慕容秋楓一個交代。

至此,皇帝頒佈聖旨,冊立慕容秋楓為護國王妃,正一品靖遠侯,享有各地調兵遣將的權利。慕容秋筠,追封為秋筠公主,賜號延華。

歷史上,第一位男妃出爐,還是由皇帝親自頒佈冊封,正式寫入史書,但是對於這一條,不管是朝中或是民間的,都沒有任何異議,哪怕有些人心中還是會反對,覺得怪異,可是在這樣的時機,他們卻只能接受並擁護。

誰叫他們的生命,國家如今幾乎可以說都在王爺王妃兩人手中握著呢。

在大部分人自身利益權益上面,真理一向很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