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芹寄信回來的時候,才知道二舅侯慶軍和三姨侯琴剛剛來還錢了。

他們去商都去的及時,小葉的藥成功續上了,回來的時候也順利,搭上了來安縣的一輛貨車,每個人只花了3塊錢的車費。

三姨侯琴和小葉沒了住處,小葉病情又特殊,不適合借住在別人家。

他們要忙著去找房子,沒在夏小芹家多坐。

第二天,侯琴又帶著小葉來了,她們把房子租在了南街的胡家衚衕內,房東是侯琴原同事的親戚,是個孤寡的老太太,老太太可憐侯琴母女,把家裡的東屋租給了她們。

房東老太太很和善,房子乾淨又朝陽,是個不錯的住處。

有了住處,心就能定下來開啟新生活了。

侯琴現在唯一發愁的,是以後的經濟來源。

小葉這次犯病前後花了1700多,其中有謝川1000,二舅侯慶軍300,夏小芹家400。

這筆錢對侯琴來說是鉅款,侯琴很迫切的想要掙錢還債,特意來夏小芹家取經。

“三姨,現在最賺錢的生意是倒貨,但得兩地跑,你要帶著小葉,不適合去倒貨。要不,你先做個小生意?”

“我沒做過生意,我能行嗎?”侯琴很忐忑的問。

侯琴先前在廠裡的流水線上當女工,唯一發光的地方就是勤奮。

“做生意一點兒也不難,只要你捨得開口聊,就一定能聊來客戶。”

做生意、跑業務全靠一張嘴,喊大哥大姐是客氣,喊叔叔阿姨能拉近關係,不管對方應不應你,先把笑臉遞上去,伸手不打笑臉人啊,你能拉下臉皮,別人不買頂多就是轉身走了,畢竟現在不是遍地槓精的時代。

“那我能做點兒啥生意?”侯琴又問。

“先弄輛三輪車,賣點小東西練練膽。瓜子、花生、水果糖,頭花皮筋小鉛筆什麼的,這些東西用的本錢小,一輛三輪車就能擺下,到時候你帶著小葉順著縣城的家屬院串,掙的錢肯定夠過日子的。”

一口吃不了一個大胖子,侯琴沒有一點兒做生意的經驗,一上來就做大生意是不可能的,夏小芹的提議雖然賺不了大錢,但手上肯定能留下餘錢過日子。

侯琴得了主意,第二天就去買了輛二手的三輪車,給三輪車重新漆一層深紅色的漆,架上木板筐子,又進了50塊錢的貨,小生意就開張了。

4月19日上午十點,夏小芹、沈舒帶著夏修學和夏小福回到了夏家村。

今天是村支書家孫子送喜飯的好日子,天氣也好,喜宴直接就擺在了村道上,夏小芹踮起腳尖看了看,約莫有二十來桌。

“小芹她媽,你這是給小芹奶奶買的?這麼多東西,得花好幾十吧?”有村民指著沈舒和夏小芹手裡的東西問。

菜油、麵粉和大米都是5斤的標準包裝,豬肉割的是肚子上的肥五花,能剁餃子吃也能炒出油包包子,這一長條肉任誰估摸都不會低於3斤。

咦?夏小芹又提出了一兜蘋果!

80年代的水果賣價比米貴,平時去誰家看望個病號或者長輩,才捨得買一小兜水果裝裝排場。

沈舒可真捨得啊!

這麼一大兜蘋果,少說要有十幾個吧?

“小芹她媽,你們發財了?買這麼多東西!”

沈舒微笑:“我媽一個人守著老宅子,不讓她吃好點兒我過意不去。”

聽到的人都暗暗撇嘴,夏老太太哪是一個人守著老宅子過日子?

她跟夏國良倆人把馬小梅修理的服服帖帖的,一天三餐都是馬小梅端到跟前,吃完一撂筷子,馬小梅就會趕緊收拾,她連碗都不用送到廚房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