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章 飲鴆止渴解困局(第1/2頁)
章節報錯
眾人目視著太子走出來,一個個神色各異。
太子一系的官員們眼神中充滿了期盼與敬仰,那是他們追隨的圖騰,是他們崇拜的目標,是他們心目中理想的聖君。
而四皇子一系的官員則目光極其複雜,他們一方面厭憎太子,因為太子一直在推行吏治改革,觸動了他們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他們又不得不承認,太子的確比四皇子更像一個偉大的明君。
他性格端正剛直,寬於待人,嚴於律己,他勤於朝政,節儉持家,愛民如子,從他少小時候的每一處表現,到他監國以後的各種舉動,無一不表現他是大齊這個龐大帝國的最好繼任者。
可是……他所持的態度卻是要打倒乾坤神教,要改革士子官員們的稅收制度。
這些都不可避免的觸怒了大齊兩個最為龐大的利益團體,這也不可避免的讓大齊內部陷入了分裂之中。
太子出來叩首後,他起身道:“父皇明鑑,如今我大齊的確是內憂外患。”
皇帝的話裡面有套,如果太子說寧同義說的都屬實,那太子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果太子說不屬實,那寧同義就是妖言惑眾,立刻要被問罪。
但太子也不是省油的燈,他沒有確實承認,但又點明瞭重點:寧同義所說屬實,可有多少屬實,他沒有說。
而且,不等其他人發難,太子立刻呈上一份奏表,說道:“這是兒子這些日子四處探訪後寫下的各地見聞錄。”
司禮監掌印太監下去恭敬的接過後,再呈遞給了皇帝,趙百忍一看,居然是厚厚一本小冊子,翻開裡面密密麻麻都是字,怕不是有十幾萬字。
趙百忍只翻看了前面幾頁便將它扔在一旁,道:“你是監國,你說,現在該怎麼辦?”
太子胸有成竹的說道:“眼下大齊收入緊縮,但開支不斷遞增,外有傀器國與第戎國常年交伐於東南,九幽冥王蠢蠢欲動,虎視眈眈於西北,內有靈州民變,吏治腐敗等心腹之患,兒子以為攘外必先安內,應當先集中力量解決民變與吏治腐敗問題,只有重新整理吏治,改革稅制,增加收入,才能有更多的錢來鎮撫百姓!百姓安則天下安,天下安則大齊安!孩兒說完了,望父皇明鑑。”
“哼!三哥這話怕是在痴人說夢!”
敢在這時候插話的,沒有其他人,只有四皇子趙烈先,他走上前來主動開炮,這意味著四皇子與太子都開始赤膊上陣,當面撕逼了。
四皇子走上前,他對趙百忍叩首,然後對趙汗青道:“敢問三哥,集中力量解決民變?如何解決?錢在哪裡?重新整理吏治,如何重新整理?如何改革稅制?這些需要多長時間?等解決這些問題,黃花菜都涼了!那時候還來得及鎮壓民變,來得及對付魔王麼?”
趙汗青冷著臉道:“事情有輕重緩急,一點點做總好過什麼也不做。”
四皇子冷笑了一下,道:“眼下情況緊急,正所謂事急從權,特殊時刻當行特殊手段!”
趙百忍問道:“哦?怎樣事急從權?”
趙烈先顯然已經做足了功課,他侃侃而談道:“眼下國庫空虛,想要籌集資金就必須想辦法籌款。”
趙百忍一喜,道:“好好,這個辦法好!”
趙汗青冷冷的說道:“兒子有異議!”
趙百忍道:“老三有何異議?”
趙汗青道:“父皇,當今之際應當雙管齊下,一方面整頓吏治,開源節流,另一方面要重新丈量田畝,清除寄田弊政!”
這一句話說完,眾人一片譁然。
什麼是寄田弊政?簡單來說就是佃農為了少交租,將田畝寄在不需要交租的修行門派以及貴族官員的門下,這相當於是在明目張膽的偷稅漏稅,而丈量田畝又是什麼意思?眾人心裡面跟明鏡似的,每戶官員門下都有一些土地是巧取豪奪,來歷不明,只要去徹查丈量的時候蹦出一個人來當街喊冤,那樂子可就大了去了,一旦巧取豪奪的名頭查實,抄家滅族那都是輕的。
而眼前這太子是什麼人?這可是鐵面無私的聖太子!求情都不敢上太子府上去!
為啥?
人家太子每天吃的就是最簡單的三菜一湯,一身袍服一年不換一次新的,破了都是太子妃自己手縫修補!
這樣的太子,你敢去他府上求情?
怕不是要立刻查辦,剁了餵豬呀!
這樣的太子,極得百姓以及中下層官員的愛戴,可許多的豪門貴族卻視太子如魔鬼!
趙百忍還沒來得及說話,趙烈先就冷笑道:“好啊,大敵當前,三哥看來是要先把咱們自己鬧騰個底朝天才肯罷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