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蒼平很聰明,他沒有讓趙百忍去嚴查誰才是刺殺太子的幕後黑手,因為這很容易把他自己也繞進去。

天底下有膽子有動機刺殺太子的人……一隻手數得過來,不管是正著數還是倒著數,那都不是顧蒼平能惹得起的物件,一旦皇帝老子突然腦子一抽,一拍板說“愛卿,那此案就交由你來領頭查辦,或者協助查辦”,那他可不就坐蠟了麼?

真查到大人物了,是往上報呢,還是瞞下來呢?

往上報,雖然能痛擊政敵,可同樣是捅破天的事情,極大機率皇帝老子會把這事情隱瞞下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畢竟這很有可能會是一樁可怕的皇族醜聞,為天下人恥笑。

統治者一旦喪失了威嚴,那就喪失了統治的合法性,這是任何統治者都不能容忍的事情。

瞞下來,那顧蒼平天然就有了政治汙點,等於授人以柄。

所以,太子遇刺事件是驚天大案,可誰也不敢提,誰也不敢碰。

就連顧蒼平這種膽大包天的角色也只敢曲線救國,繞著彎來藉助這個案件攻擊政敵。

是,幕後黑手我不敢碰,可這幕後黑手怎麼知道太子行蹤的?這個總可以查吧?幕後黑手又是怎麼跟兩個修行界的大魔頭勾搭上的,這個總可以查吧?

這要往下一查,那就可怕了。

等於太子一系的官員手握尚方寶劍,擁有極大的權職可以徹查朝野上下除皇帝之外任何官員、甚至包括各王爺、侯爺。

那種局面和情況,絕對不是太子一系敵對勢力想要看見的。

可如果有官員挺身而出反對,那簡直就是找死。

太子遇刺,你居然反對調查?你想幹什麼?是不是心中有鬼?不打自招?

贊成,等於太阿倒持,送人神器來殺自己;反對,等於授人以柄,自投羅網。

一時間四皇子一系的官員倒吸一口冷氣,看著顧蒼平如看魔鬼。

這便是顧蒼平的陽謀!

不管如何選,都會中他的招!

張大同是太子系官員的精神領袖,寧同義是太子身邊國家決策的首席智囊,而顧蒼平這個中級官員能躋身太子團體核心成員之一,靠的就是他防不勝防的陰謀與難以抵擋的陽謀!

一時間朝堂上陷入了短暫的寧靜之中,針落可聞。

緊接著太子一系的官員無不喜上眉梢,紛紛上前道:“臣附議!”

“臣也附議!”

“臣附議,請陛下徹查此事!”

“臣等附議!”

一時間朝堂中迅速集捲起一股可怕的潮流,眼看著四皇子一系的官員要丟盔卸甲,潰不成軍。

這時候,四皇子一系最大的缺陷就暴露出來了:朝堂力量遠不如太子一系。

正如同太子一系最大的缺陷是缺乏修行界的支援,以至於他們一直沒有高階強大戰鬥力作為後盾支援,遇到一次膽大包天的刺殺就差點全盤皆輸。

四皇子的缺陷剛好與太子相反,雖然四皇子擁有乾坤神教的支援,可跟太子的官場人脈與威望比起來,卻顯得十分單薄,在朝堂上那就完全是個弟弟。

大齊朝堂類似三省六部制,官制複雜而龐大,但簡單總結一點來說便是:中書省類似於內閣,為掌管機要、釋出政令的機構。其中設定宰相五人,首相一人,宰相兩人,副相兩人。皇帝不出席的小朝會時,五人相中必有三人輪值,皇帝出席的大朝會中,五人如無特殊原因必須當值,這五人組成的內閣直接向皇帝,或者監國太子負責,為皇帝或者太子提供決策建議,從而決定這個龐大的帝國往何處去。

門下省則職掌侍從皇帝左右、贊導眾事、顧問應對,皇帝外出,侍從參乘等事宜,屬於親近皇帝,容易吹風,影響力巨大,卻並無太多實權的行政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