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軒銘帶著藏清閣五百弟子氣勢洶洶的殺向辰景峰,在入林之時,藏清閣的弟子便顯現出有強勢領袖帶領下的訓練有素來。

此時在高處的大師姐、歐陽秀等人瞧見李軒銘作為眾人的箭頭,一馬當先突入山林,在他身後五組人馬分別列在後方,分別護著左右兩翼和中陣後陣,只要對方發起攻擊,無論從任何角度都會遭到藏清閣弟子的猛烈反擊。

李軒銘此時手持斬仙劍,劍氣沸騰繚繞讓他看起來像渾身披著一層青色鎧甲,他如臨大敵的衝進山林之中,卻只瞧見兩名仲裁正在清點集結被擊敗後退出戰場的藏清閣弟子。

為了避免大規模傷亡,從而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靈山派在天閣大戰中制定了以下規則:第一,任何一方的弟子在察覺到生命威脅後可以主動認輸,視作退出戰局,但其本身退出並不影響天閣大戰的直接勝負;

第二、任何一方弟子在兩彈指的時間內失去行動力,視為被擊敗,從而退出天閣大戰,其本身退出天閣大戰不影響直接戰局勝負;

第三,任何已經退出天閣大戰的弟子不得再以任何形式任何方式重新回到戰局之中,又或者間接的幫助任何一方來獲取戰場優勢;

第四,天閣大戰任何一方的勝負不僅可以由破陣以及奪旗來取得,同樣任何一方的核心人員主動認輸棄戰,同樣視為該天閣認輸,認輸後雙方應當立刻停止任何形式的攻擊,違者嚴懲。

這兩百名發起試探攻擊的弟子此時被集結成一個方陣,他們垂頭喪氣的盤腿坐在冰涼的地上,等待著兩名仲裁去收攏其他被制服的弟子。

李軒銘瞧見他們後,氣不打一處來,想要開口詢問,卻又見其中一名仲裁目光灼灼的盯著自己,眼神中透著威脅。

李軒銘忍住了開口的慾望,只是目光認真的在他們身上打量著,雖然這些已經戰敗的弟子無法直接開口向李軒銘提供情報,可是人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

個人考核大戰都有的是辦法作弊,更何況是天閣大戰?

李軒銘手垂在一旁,手指悄無聲息的比劃著手勢,這是他們藏清閣弟子內部約定俗成的手勢語,他悄悄問道:幾人擊敗你們?

這一下問到了關鍵處!

離李軒銘最近的一名弟子低著頭,悄悄比劃著幾個手勢,告訴他:只有兩人!

這一下,李軒銘立刻便獲得了自己最想知道的情報!

首先,藏劍閣絕對沒有落陣!天下陣法沒有兩個人就能啟動的法陣!

其次,這兩個人肯定是李乘風和趙小寶!

因為只有李乘風那奇特的法術和趙小寶神出鬼沒的身影才能夠在這麼快的時間內擊敗兩百名藏清閣的弟子,而自己還能從容的全身而退!

再次,李軒銘意識到李乘風顯然是有備而來,這明顯是調虎離山之計,那麼接下來自家法陣必然遭到李乘風的偷襲!

藏清閣的弟子中有的是聰明人,離李軒銘最近的一名中等個頭的弟子湊上前低聲道:“師兄……這是圈套!李乘風肯定要偷襲我們的法陣,這時候我們回去,給他來一個內外夾擊!”、

李軒銘想了想,冷笑道:“不,我知道他會來!就怕他不來!繼續前進,把隊伍分散開來,保持三距!”

在藏清閣,一距即指五米,這是藏清閣弟子平均一個衝刺能夠在瞬間突襲到的距離,也就是說這個距離是藏清閣基本每一個弟子都可以瞬發衝刺到的距離。

跟隨李軒銘來的大多都是藏清閣的精銳,三距十五米是他們一個衝刺就能趕到的距離,也就是說,在這個距離內,他們可以實現彼此之間的瞬間支援,而不至於出現某個地方遭受攻擊而旁邊人支援不及的尷尬局面。

李軒銘下令後,五百名弟子立刻散開,形成了一張巨大的搜尋網撒向辰景峰下的山林之中。

他們一行人提心吊膽的四處搜尋著,正驚疑不定的猜疑對方帶著他們繞圈子的時候,忽然間他們瞧見一個人影遠遠的站在山林的樹杈上,似笑非笑的看著他們。

李軒銘一瞧,不是別人,正是來無影去無蹤的趙小寶!

如果是正面衝擊,李軒銘根本不怕趙小寶,可是如果比起捉迷藏來,那……李軒銘可就真的是頭大如鬥!

一個趙小寶就能在這裡溜死他們!

但李軒銘根本不慌,因為他很清楚李乘風想要在這裡拖住他們就一定要拋下餌來,如果連餌都不拋,那他立刻返回就會出現前後夾擊李乘風的局面。

那時候絕對不是李乘風想要看到的情況。

果不其然的是,趙小寶在看到他們後立刻身形一閃便往前一路飛竄,李軒銘立刻緊追不捨,他知道趙小寶一定不會帶著他們兜圈!

李軒銘一動,其他人也立刻跟隨,五百人氣勢洶洶的朝著辰景峰山腳下的山洞撲去。

待一路飛撲到山洞附近,李軒銘瞧見趙小寶身形一閃鑽進了山洞之中,他頓時猶豫了一下。

旁邊個頭中等的弟子飛快上前急道:“師兄,這也太明顯了!這定是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