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到淘汰戰的第四輪,基本上靈山派年輕一代弟子當中七成左右的弟子都已經被淘汰出局,他們當中有許多人沉浸在被淘汰的痛苦之中,還有的失落頹廢,不知所措,譬如歐陽南。

但更多的人在經歷了短暫的痛苦和迷茫後,很快便又重新回到了演武場上,觀看著其他人的戰鬥。

因為他們知道,修行路途漫長而遙遠,一時的失利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失去鬥志,頹廢不前。

這種十年一度的考核大戰,越是到後面,戰鬥越是激烈,含金量越高,絕大多數年輕一代弟子都會來觀戰,一來知己知彼,二來看看鬥法中會出現什麼新的戰鬥套路,三來學習借鑑強者的戰鬥技巧和戰鬥思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而其中,李乘風的場次是觀戰人數最多的,因為打到目前為止,公認是李乘風的戰鬥思路最為清奇,戰鬥套路最為奇葩,並且不可捉摸。

這也是李乘風的修行方法與眾人截然不同,並且又沒有經受過系統的修行訓練而導致的,他野路子的出身加上獨特的仙法,讓眾人完全琢磨不出他的底牌到底有多少。

普通修行人修煉時就如同建築工人蓋房子,他們必須要學習各種蓋房子的方法,累積得經驗和實踐多了以後才知道如何蓋各種各樣的房子,以及蓋房子的過程中會遇到的困難和應對技巧。

但李乘風則不是這樣,他獨特的仙力賦予了他越過表層現象,直接看透和掌握世間本質的力量,他人需要艱苦修煉才能使用一種法術,但李乘風則不是,他是跳過這世間一切的技巧,直接學習和領悟萬物的本質,並與之產生共鳴。

一旦他到達了與之相對應的境界後,他便能與這層境界的物體或者生物產生共鳴,從而可以直接調動對方所具有的力量。

這也使得李乘風變得極為特殊!

天下修行人都知道,法術、法寶甚至是符籙的使用,都需要經過大量的時間和實戰來磨練,正所謂百步穿楊的技巧是什麼?

無他,唯手熟爾。

經念百遍,其義自見;拳練千日,其力自成。

但李乘風不需要這些,桎梏他的只有他的想象力和境界的提升,當對方用技巧來建造房屋的時候,李乘風已經站到了微分子的境界去按照自己的意願重新構建磚石的結構,然後瞬間搭造出房屋的高度。

所以當李乘風按照自己意願任意驅使花草樹木之力的時候,這些花草樹木每一種變化和形態,都讓場邊的修士們感到震驚。

因為一種法術只能對應一種形態和變化,李乘風修煉沒多久,居然就能掌握這麼多的法術!

因此他們都想看看,李乘風的極限到底在哪裡,他還有哪些他們沒有看過的“法術”!

劉玄清站在擂臺上,他也上下打量著李乘風,表面上雖然帶著微笑,風輕雲淡,一副勝券在握的樣子,但內心深處卻充滿了警惕。

因為看不到極限的對手是最可怕的!

同樣,李乘風也鎮定自若的看著劉玄清,心中卻暗自犯難:這個傢伙速度如此之快,究竟要怎麼對付?

李乘風很清楚,正常打自己幾乎沒有任何勝算,他目前所有的手段都無法剋制這種快到肉眼看不見的敵人!

場中央的仲裁在大聲宣讀著第二輪的鬥法規則,整體上與第一輪一樣,但更加的寬鬆自由,可以供修士們自由發揮,而且在場邊還有一名仲裁擔任副裁,以防止雙方在鬥法波及到場邊的弟子,或者在一方明顯壓倒另外一方並且企圖殺死對方時他們會立刻衝進場中終止鬥法。

在第一輪戰鬥中,往往一名仲裁就足以應對這種可能失控的狀況,但到了第二輪,戰鬥強度明顯提升,便需要兩名仲裁來強勢打斷鬥法。

李乘風和劉玄清隔著四五米,目光互不相讓的對視著,彷彿兩頭即將頂在一起的野牛,目光幾乎能隔空灼出烈焰。

等仲裁在擂臺上說完規則,離開擂臺後,兩人幾乎沒有任何廢話,立刻便廝殺在了一團!

不同的是,李乘風是第一時間從擂臺石磚縫隙中召喚出花草樹木將自己包裹了起來,甚至在他的身上都長出了花草樹木,讓他整個人都包裹上了一層厚厚的,結實無比的樹藤“盔甲”。

而就在這盔甲包裹住李乘風的瞬間,他便被轟飛了出去,眾人只見劉玄清身形一閃,消失在原地,緊接著便出現在李乘風的旁邊,砰的一聲響,李乘風便連人帶“盔甲”一起飛了起來,整個人離地兩三米高,朝著場外如炮彈般飛將出去。

這一下之突然,讓眾人大吃一驚,甚至沒有什麼人看清楚這一擊是怎麼打的。

這也多虧李乘風一上來將自己的姿態放得很低,第一時間就採取了守勢,用花草樹木包裹住了自己,因此肉身並沒有受到多大的傷害。

眾人眼看著李乘風要飛出場外的時候,場外的場地縫隙中飛快的生長出一隻樹葉枝條結成的綠手將李乘風接住,然後又投擲回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