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月嬋和李乘風將馬匹找到了一家客棧的馬廄處寄存,由於之前李乘風的表現,倒也無人敢在價錢上獅子大開口。

靈山派山腳下的街市繁華宛如一個小鎮,這裡買賣貿易極其繁華,既有吆喝日常生活用品的貨郎,又有吆喝買賣各種法寶材料的大買賣商,一路上看得李乘風和蘇月嬋目不暇接。

兩人逛完街市,沿著蜿蜒的石階一路上山,蘇月嬋一路上皺著眉頭,思索著什麼,過了一會兒,她實在忍不住了,問道:“少爺……”

李乘風像是料到她想要問什麼,便道:“你是想不通,那一口血是怎麼吐出來的?”

蘇月涵道:“少爺你該不會真的是內傷吐血了吧?那可不得了,一會靈山派大典,雖說你是有金帖的,但還是要過考核關的。”

李乘風笑了笑:“跟這兩個傢伙,我犯得上自己陪上個內傷麼?吶,是這個……”他隨手往她懷中一扔。

蘇月涵眼見一個黑影扔了過來,她伸手一接,卻見手中抓著的卻是一個用腸衣包裹,用腸線縫好的血袋,裡面裝著的血液還在晃盪。

蘇月涵驚愕道:“少爺,你還隨身帶著這個啊?”

李乘風笑了笑:“你家少爺我十歲就開始闖蕩江湖了,沒點江湖伎倆,怎麼在道上混?”

蘇月涵撇了撇嘴,道:“少爺說得自己好像那些小門小派跑江湖的老油條混子了。”

李乘風笑道:“難道我不是麼?”

蘇月涵道:“可是奴婢覺得少爺很有學識呀,跟那些出口成髒的江湖混子不一樣。”

李乘風笑了笑:“跑江湖呢,不讀點書,那就是沒見識沒文化,不會有人瞧得起的。不會江湖伎倆呢,又容易被人欺負。”

蘇月涵哼了一聲,道:“奴婢覺得呀,是少爺怕騙不到錢吧?”

李乘風也不生氣,他哈哈笑了起來。

兩人說說笑笑,走了約莫四五百米,忽然間眼前密林一空,前方高處是一個巨大的石坪,石坪四角分立四根石柱,每個石柱的頂端都斜插著石頭雕刻而成的武器,分別是李乘風在山下的旗幟上所見到的:一把劍、一鼎爐、一枚簪和一卷書。

李乘風和蘇月涵對視了一眼,兩人眼神中都透著一絲緊張和期待。

拾階而上,李乘風來到石坪處,這才發現這四根石柱十分巨大,約莫有四五十米的高度,站在石柱下面抬頭看去,只一會兒便脖子發酸。

在石坪上,此時已經站滿了人,李乘風略一打量,卻見密密麻麻怕不有兩三千人。

在石坪的正中央有一處石臺,石臺分兩個臺階,間隔三四米,最頂處站著一名長袍老者,袖口鑲著三道藍邊,他長髯及胸,雙眼微閉,枯瘦的臉頰上顴骨高聳,法令紋如同溝壑一般延伸到嘴角處,再勾著嘴角往下用力的耷拉下來,冷峻威嚴,不怒自威。

在下一階的臺階下,站著兩名年輕男修士和一名年輕女修士,其中靠左的男子面容英俊,但神色中滿是不耐,他看著臺下攢動的人頭,忍不住翻了個白眼,他袖口處鑲三道青邊;而右側男子則一臉散漫,他目光遊離,打著哈欠,他袖口處鑲著兩道青邊。

居中的是唯一一名女修士,她目光銳利的看著臺下,眼神中透著高傲與輕蔑,她袖口處也鑲著兩道青邊,正是之前出現在大師姐身邊的那名女修士阿繡。

他們三人雖然神情各異,但姿態卻保持著最為帥氣的姿勢,尤其是他們各自身旁都漂浮著一件法寶,分別是一把鐵尺、一把娥眉刺以及一尊玉印,這三件法寶分別遊走在各自的主人身旁,如魚似鶴,如龍似鳳,很是扎眼,顯然是在吸引這裡的候選人注意力。

在兩個臺階下,還站著一名修士,身著修士長袍,袖口繡著兩道綠邊,正是孫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