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6章 張生的絕望(第1/3頁)
章節報錯
張生是紀王府的食邑,他們全家都是紀王府的食邑,只不過是後來加入的。
屬於引進型人才。
他家是本來不是長安周邊的,屬於河南道。
當年河南道大水,受災十二個州縣。
李慎以工代賑,修建長安到忻州的水泥路。
當時張生就表現的很好,幹起活也很賣力氣。
後來因為他讀過書,也識字,工地就讓他負責給勞工記數。
再後來就讓他負責採購一些食物,幫助發放工錢,做一些管理的活。
當時的張生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做事一絲不苟,而且好學。
為人也是很圓滑,跟工頭關係不錯。
工頭都是紀王府派下去監工的,看張生是個人才,就推舉他去紀王府的工坊做工。
要說人才到哪裡都不能埋沒,張生好學,又讀書識字。
半年時間就從工匠升到了工坊領導層,而他也如願成為了紀王府的食邑,帶著全家搬到了紀王府下面的莊子裡。
家裡建起了兩畝的宅子,一家人終於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這讓張生更加努力的做事和學習。
這時候正好趕上王洪福想要培養一些儲備人才,為將來王府產業擴大做準備。
張生就這樣被選拔上了。
張生情商很高,善於察言觀色,做事有積極,深的王洪福的欣賞。
王洪福有意培養張生,就讓他跟著王文成來到西北擴充套件業務,打算磨鍊幾年。
幾年後調回自己身邊,成為自己的得力干將。
可是讓王洪福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看中的張生如今竟然變得如此陌生。
王洪福的這一句話,讓張生徹底崩潰了。
成為紀王府的食邑之後,他才知道他們以前的生活是多麼困苦。
若是一年風調雨順還好,他們可以保證溫飽。
可要是出現天災,他們就會食不果腹。
雖然這些年來大唐的糧食充足,就算是遇到災年朝廷也會放糧賑災,還會免去稅賦。
可朝廷只發糧食,不會給你發什麼肉食或者布匹,保證百姓餓不死就行。
成為紀王府的食邑以後就不一樣了,糧食大多是自己的,尤其是他這種掌櫃的。
紀王府免去了他們的稅賦,糧食都是自己的。
過年過節還有紀王府的賞賜,尤其是遇到喜事,比如紀王府添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