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4章 新航道,新島嶼(第1/2頁)
章節報錯
透過左樂賢的書信,李昭彷彿見證東州的亂、快、崛起、焦急!
因為看到大家都賺了錢,於是別人只能跟著更新換裝備。
這等於是一下子盤活了造船廠。
其次,當大家都賺到錢的時候,卻發現新更換的漁船還是不夠大。
在新的高階船隻還沒有出來的情況下,他們只能繼續購買更多的船隻,用來存放更多的海鮮。
如此反倒是形成了一個真正的閉環。
東州的各行各業因為有這些海鮮產品的刺激,可以說一路高歌猛進。
情況簡直是猛的一塌糊塗。
二皇子李俊現在更加憂愁了,因為這邊現在依舊缺人口。
哪怕他將主意都打到了鶴州和忻州上,依舊還是不夠。
只有親自經歷過這種事情,他們才會理解李昭的不容易。
畢竟他們現在是有李昭幫襯,都走的如此艱難,若是沒有李昭,他們不敢想象難度得有多大?
不過,東州現在的確是遇到了瓶頸,最好的辦法就是拿出更大、更穩定的出海船隻。
御船四家的確有,也能造出來,但是沒機會。
因為內陸運河哪怕是李昭他們開闢的極深,吃水量也是遠遠不夠的。
所以,左樂賢來這裡後,就一直在主持海船的建造。
其中動用的工匠也是極多,採用的都是極為上等的木材。
巨型海船初次下海的時候,還是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東州漁民瞧見如此船隻,眼睛直冒星星,但是他們也很清楚,這種船隻怕是他們還買不起。
後續,左樂賢主持海船航行,開始走固定航道,測試船隻的穩定性和其他方面的效能。
根據信中的資訊得知,左樂賢當前所做的第一艘海船其實也只是一個初級版本,還是存在很多的缺陷。
在周圍海域航行試驗的時候,還是查出了不少的問題。
這些問題最後都被改進了。
隨後,左樂賢又安排了第二次下海,下海之後航道就行進的頗為順利。
不過,隨後又遇到了極端的天氣,這種天氣對船隻的考驗是極為嚴格的。
所幸左樂賢的船隻還是經受住了考驗,但又暴露了另外一部分的缺陷。
最終,這隻新船也完成了它的使命,在再次修復之後第三次下海。
這次下海倒是順暢,也讓左樂賢懸著的心,終於是鬆了一口氣。
最終版本的船隻確定了,往後的船隻造起來,自然是要順利很多。
左樂賢做了新的決定,第一批丙級航道海船,正式投入批次建造階段。
第二決定,便是開闢新航道。
航道的開闢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情。
誰都不能確定,這些航道會不會出問題。
觸礁、海嘯、颱風,什麼都有可能遇到。
左樂賢知道李昭所圖甚大,也沒什麼可以報答李昭的,能做的就是將李昭安排的事情給完成好。
至於其餘的他沒辦法,也不做其他的考慮。
這段時間,左樂賢先就近原則,主要是為了摸索經驗,先將北部的鶴州周圍海域給摸索一遍。
然後將漁民和航海隊的船隻摸索出來的海圖一一進行對照,畫出更為詳細的地圖。
最後拼湊出一張最完整的海圖。
海圖的相簿是左樂賢負責把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