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2章 理當賞賜(第3/3頁)
章節報錯
他們湊到了一起開始研究。
高世聰和侯天璣的是最實在的,因為,他們本來就不是讀書人,也沒有華麗的辭藻。
所以,他的準確性是最高的。
其次,便是李昭的。
因為李昭的風格向來都是如此,他不會刻意渲染什麼,是多少就是多少。
當然,如果要看當時的畫面還有收穫時的場景,那就得看闞元勳的奏疏了。
因為他的詞語是最華麗的,也是描述最詳細的。
文臣們自然是喜歡看闞元勳的。
而武將們最喜歡看高世聰和侯天璣的。
至於李昭的,大家都覺得還不錯。
其中,李昭也詳細的說明了土豆極及其作用和戰略地位。
同時也向武皇闡述了接下來交州的大動作。
繼續培育土豆,肯定是第一要務。
與此同時,他會在交州三府四州九郡八十一縣之地開始推廣。
但都是由中心向周圍擴散。
肯定是要優先順序別高的地方,只有當級別高的地方收穫足夠多的時候,糧種才會有富裕,才能夠逐級而下。
加上因為土豆種本來就不夠,肯定無法在第一年就做到全部推廣的。
其次,土豆在自然環境下能種植的就只有一季。
而在南方區域,是可以做到一年兩季的。
或者是在溫室當中可以做到一年多次。
但以李昭那邊的技術和手段,一年兩季已經是頂天了,其餘的地方只能遵循自然規律。
南方可以多種,但現在南方那邊沒有李昭值得信賴的人。
這種過於“賭人品”的事,李昭是不會做的。
因此,這種條件下,一年一季才是最普遍的。
一年收穫一次,即便是產量翻三四倍,那也是遠遠不夠的。
因為要想真的在同一時間覆蓋到整個大武,還是很困難的。
但徐徐推進肯定也是不行的。
因為底層老百姓就鬥不過這些大家族。
李昭要做的就是利用京師、交州還有其餘幾位皇子,將土豆的量給提升起來。
等到他們的量都足夠多了後,然後統一發放推廣到全國範圍。
這樣大家就都沒辦法盯著彼此了。
“陛下,現在是不是就要司農監的人過來。”
“讓他們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