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李昭每個月定期與諸位兄弟的信件交流中,他發現,太子的問題是最多的,但同時也是請教他最少的。

這不是說太子剛愎自用,也不是說太子不會詢問,而是太子的這些問題都被他自己和他的人給解決了。

他之所以寫出來,不過是希望徵詢李昭的意見和看法,看看他自己所做的到底對不對?

如果不對,那應該如何解決?

如何處置更為妥當!

從旁觀者的角度來說,太子的封地現在只能在諸位皇子中處於下游水平。

可如果真的要從各個角度來評述,那麼太子的封地追趕速度無疑是最快的。

李昭甚至是有種感覺,頂多兩年的時間,太子便會超過二皇子、八皇子甚至是追上七皇子。

除開他李昭,剩下的就只有大皇子、四皇子、五皇子和六皇子。

四皇子李焱得天獨厚,緊隨李昭之後,五皇子這個人的能力太強了,有了諸多策略,死咬著四皇子不放,六皇子又甩開了大皇子一大截,中間明顯是呈斷層趨勢的。

往後,太子殿下能走到哪一步,李昭不好說。

因為按照潛力來看,太子的優勢很明顯。

但未來的事情,誰又看的清楚呢?

……

初九。

大朝會!

武皇笑的合不攏嘴,因為他的內帑又充盈了。

武國曆任皇帝都是窮鬼。

唯獨他是例外!

他絕對是武國曆任皇帝中最富裕的一個。

武皇現在這般欣喜,主要還是因為交州學院給鬧的。

要知道,天下的權貴有六成都在京師。

甭管去年期末考試成績單事件鬧得多大,最終受益的都是交州學院。

而武皇身為李昭的父親,又是交州學院名義上的掌舵人,諸位大家族可不得求著他?

當然,這也是李昭故意為之的結果。

交州學院的入學名額很珍貴,算得上是相當難求。

因此,要想進入其中,要麼交錢,要麼交糧食。

因為不管是給什麼,這都是武國朝堂在積攢實力。

只需要再等四年,這些東西就都有了用武之地。

武皇作為中間人,可以拿走四成。

這四成的東西可以充入國庫,也可以充入他的內帑,李昭不過問。

剩餘的六成,一半用於交州學院的開支,一半用於交州的工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