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就像釣魚,雖然坐一天可能都釣不上來一條魚,但是不坐在那,永遠也釣不上來...”

雲錦:...

這話真讓人不知道該怎麼接。

幸好,這時候雲錦的手機響了,他拿起來一看,是黃警官發的簡訊。

上面說已經把第二次作案的照片和線索已經發過來了,而且經過這一天的初步排查,篩選出了幾個可疑人員,也一起發到了雲錦的郵箱。

雲錦懶得回房間,直接手機開啟郵箱,檢視起了資訊。

第二次事件發生在雲霄路上,事件更為慘烈,四死三傷,因為雲霄路道路兩旁種的是松樹。

案件發生時,幾位行人正在那正常走路,結果一棵松樹彷彿瘋了一般,把渾身的松針全部發射了出去。

那幾位行人根本來不及躲閃,被打了個正著。

那松針的力量特別大,可以輕易的扎進人體。幾個行人瞬間成了仙人掌,四位行人當場死亡。

三個傷者有的是離得遠,有的是正好被朋友擋住了一部分身體,要不然估計也不會倖免。

而警方給的那幾個可疑人員,都是按照雲錦給的思路排查的。

看資料估計是根據資訊篩選的,而不是親自上門偵訊或者問話。

應該只是透過警局的檔案,找的第一批可疑人員。

幾個可疑人員資料上都是失業狀態,長的瘦削,受到過治安處罰或刑事拘留。當然問題都不大,也就小偷小摸之類的。

最嚴重的一個是搶劫。

雲錦一份份的看著這些資料,想要從裡面找到嫌疑比較大的人,結果有一份資料引起了他的興趣。

倒不是這個人很有嫌疑,而是這個人居然是楊老師孤兒院出來的,之所以被警方第一批篩選出來,是因為嫖娼被拘留五日,留下了治安處罰檔案。

一個孤兒出身,然後因為嫖娼被拘留了五天,還因為這個事被篩選出來,也算是有意思。

雲錦看了看他的照片,長的有點瘦,看起來有點陰冷。

雲錦接著往下翻,有兩個人比較引起他的注意,一個是臉上有一道刀疤,雖然瘦削,但是看起來凶神惡煞的男人,他就是那個因為搶劫留下案底的人。

這種人容易走上極端。

另一個則是瘦削的有點嚇人的男人,他佝僂著腰,皮包骨頭,看起來嚴重營養不良,在附近撿垃圾為生,因為偷竊留下了檔案。

雲錦留意到他,是因為他外形比較像在影片裡看到的嫌疑犯。

雲錦把可疑人員的資料收起來。這種第一批篩選的人多半價值不大,因為很多連環案的兇手都是普通人。

普通人才容易連環作案,因為警方的檔案裡幾乎沒有他的資料,很難排查。

雲錦開啟高德地圖,檢視著兩處案發地點的距離,然後仔細研究著最新的資料。

然後他再次做著心理側寫:

兇手沒有反偵察能力,因為懶散,不掩飾自己的行為與想法。

沒有車,住所在兩處案發地點方圓一公里內的交叉區域,懷疑會更靠近第一個案件發生地一些。

兇手大機率在服用精神類藥物,可以調查附近的二級以上醫院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