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是“多魂”共屬的“核”,造成只要飛昇為“職階”就能進行星空飛行,這比秩序修者要自由的多。

因此,三清傳了留言回去,太陰位面就立即行動,資源、人口等等只花了很短時間就搞定,凡人們不願移民?這不是問題,太陰位面又不隸屬太浩秩序,想怎麼幹就怎麼幹,根本不擔心違序,修煉混沌訣本身就是違序嘛!

九霄則沒有再繼續觀望下去,他們的本位面“破虜”也是有很多事情的,身處混沌星域就不可能沒有混沌力量滲透,特別是血殺位面不再堵槍眼後。當然,三清跟魏血殺之間究竟做了什麼,九霄也是很感興趣的,而九霄在太陰、血殺都潛伏著不少的間諜,這些就交給間諜去查了。

數以千計的混沌核在星空浩蕩飛行,沒有哪個混沌力量敢來撩這支隊伍,帶有鮮明靈魂波動的太陰混沌核,會被混沌力量視為一個“群體”。是的,混沌力量也是有族群的,雖然族群內部也經常吃來吃去,但族群與族群的戰爭為優先選擇,這是混沌力量攜帶的本能之一。

“璣”介於虛實之間,看不見卻能摸到,要想捕捉它就要靠品感,同樣,要想調動它也需要品感。血殺12位部君只能模糊品感到“璣”的存在,但卻無法摸到,沒有品感到正確的位置自然是摸不到的,但透過不斷的品感探測,最終也是能摸到的。

這就讓魏賢鬆了一口氣,若是12位部君無法品感到“璣”,那他一個人要結成“璣網”得到什麼時候?

“璣”的屬性是無從得知的,但它穩定、堅固、易操作的同時又具有“群體”,就算以降龍伏虎源術也是無法將“璣”進行切割的,而若是遇到另一組的“璣”,無需操作,具有“群體”性的“璣”會自行銜接。

魏賢覺得以“紅包”為啟始概念的話,延伸出“群、朋友圈、微信、手機”,那“璣”就是最終極的“手機”也就是宇宙。當然,這只是形空而不是真的處於一個“手機”裡,只是依靠這個概念的話,對於“璣宇宙”的整個體系就有更直觀的認識。

從“大”的方向來詮釋,璣宇宙就是“手機”,星空是介面,宇宙形成的規則就是手機執行程式。源始巨碑從宇宙規則中頓悟,它是微信,為了晉升為“手機”,它分裂成72個一代微信。

從“小”的方向來詮釋,修者的“果核”就是“手機”,器是山寨版的微信APP,混沌與信碑才是原版的微信APP。但不管山寨還是原版,沒有形成七個空間的話就無法組構成“微信”,因此,需要不斷的修煉,融合,最終達到標準,最初的標準就是“建立群(位面)”。

由“群”到“圈”,再到“微”,再到“璣”,就是修者的階級,但六陣階就是“微”的極限,想要晉升到“璣”就要建立“秩序”,換個意思說,六極秩序就是六個“璣”。

“嗯,不應該粗糙的將宇宙萬物進行區分,萬物只是處於璣的階段不對罷了,那我現在處於璣的微階段?不,太抬舉我自己了,就個人而言我只處於群,長城秩序也處於群。”

魏賢對於“群、圈、微、璣”的理解並不是他自己參悟,他只是參悟出一條脈絡,長城雍庫充實了脈絡。魏賢覺得有些對不住神佛妖三位帝君,因為他那時所說的“脫群理論”是很粗淺的,而現在這個理論就比較完善了。

三清或許也有一些沮淺的理解,卻沒有魏賢那麼清晰,倒不是說璣宇宙的修者沒有接觸過“微信”,而是沒有足夠的資訊資料促進他們的“套用”。魏賢也是在雍資料庫提供足夠多的資訊資料後,才能將這“璣理論”進行自己的詮釋。

也因此,跟三清說的時候就不能用手機、微信之類的去說,得從六極體系傳統理解去說,這就需要魏賢對六極修煉體系有足夠深的瞭解才能把自己的“璣理論”翻譯完整,否則,人家三清也不會付款的。

三清對於“璣理論”執有懷疑,但不認為魏賢在欺騙他們,他們又不是剛剛修煉的菜鳥,修煉了一千三百多年,三清若是沒有自己獨到的修煉理論,也不可能有現在的局面,更不可能轉修混沌訣。

因此,三清對“璣理論”的微、璣兩個階段是有懷疑的,但對“群、圈”兩個階段是點讚的。

“魏血殺的璣理論就是精神、物質、靈魂,三者之間的構築、擴大、銜接”,太清說道。

“法術、位面、核?”上清問。

“也可以這樣理解,但這是從修者角度,我們要擺脫盤媧形成的束縛就需要跳出修者度”,太清說的很慢,顯然也是在一邊解析一邊討論。

“以精神、物質、靈魂為三角構築一個秩序,我們即是修者也是秩序之主,而盤媧不是秩序之主,如此就跳出來了?”老清有些不確定的問道。

太清捂掌而笑,上清與老清憂喜而笑,理論是瞭解透徹,可要實現卻是艱難無比的。

一個個混沌軀殼被提煉,獲得重量不一的“璣氣”,將一團團璣氣進行“編織”,距離夠近的話,它們會自行銜接,如此也就慢慢形成“璣網”。但鋪滿整個血殺位面,得需要多少混沌力量的屍體?魏賢也就知道自己的“腦洞”再次異變為“腦殘”。

腦殘多了也就習慣了,魏賢收走“璣網”將其揉為一團,至於它能做成什麼材料,魏賢暫時也沒有頭緒。人口是品信雙網結成的關鍵,人口越多,雙網結成的時間就會越短,魏賢決定繼續向三清要人,九霄的破虜位面也有61億人口,要個一兩億沒問題吧?

九霄表示太特麼有問題了,血殺位面不堵槍眼的話,破虜位面能否保有以往內部不受侵襲是個問題。混沌力量侵入位面內,死多少人都是有可能的,那人口就不可以往外流失,所以,九霄拒絕了購買魏賢的“璣理論”,他們又不是盤媧繫結者,要這理論有個鳥用。

同系為群,不同係為圈,也就是分支於同一個1代信碑的位面只能是群成員,不同1代信碑的位面才是同屬一個圈。血殺與黑殺同屬於“七殺系信碑”,但這“七殺群”卻不是魏賢能夠建立的,長城秩序才是“群主”,需要注意的是,人以類聚,物以群分,位面才是秩序群的群成員。

理論解決不了現實面臨的難題,魏賢琢磨了幾天後決定繼續“遷移”,反正太陰跟破虜兩個位面是沒指望了,倒不如繼續往“黑殺”位面方向遷移。萬一半途中遇到快要湮滅的位面,也能撿到大量的人口充實血殺位面,血殺位面容納200億人口是絕逼沒有問題的。

但遷移註定是不可能具備連貫性的,導引源術在血殺位面是可以培植出來的,只是這同樣需要時間。因此,魏賢固然不用擔心導引源術施法材料的斷絕,卻也需要等到施法材料的收割後,才能重新融入獲得更多的“法術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