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搶我發的紅包能獲得永生 第四十一章 那些不被看得起的世俗修煉者們(第1/2頁)
章節報錯
強如魏賢也無法幫助一個超過16歲的人踏入修煉圈,除非此人是位面之子,但若是位面之子從普通人踏入修煉圈,又會轉變為“雙生花”。魏賢在下敗位面就見識過一個位面之子轉化為雙生花,然後又枯萎而死。
雙生花生產出信果,但信果屬於異化生產出來的,跟純天然的品果是不一樣的,所以,信果屬於“逆天而生”。秩序專治各種逆天,也因此,信果一旦成熟落蒂,秩序的攻擊也隨之而來。
經歷的位面多了,面對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也就淡定的多,比如對於很多修煉者而言非常珍貴的息壤。在一些位面,1兩息壤就會引發一場修煉者之間的戰爭,而在“后土位面”,魏賢輕輕鬆鬆的就弄到萬斤息壤。
這不是息壤不珍貴而是各個位面生存環境不同造成的,就如同一個和平穩定國家裡成長起來的人,很難想象貧困戰亂國家中“餓”死的情景。后土位面太過安逸了,這種安逸對於修煉者最容易形成懈怠。
理論上講,世俗修煉者其實是“過街老鼠”,因為秩序鍾愛凡人,世俗修煉者不是凡人,而秩序又需要正祀維持,世俗修煉者也不是正祀,如此就裡外皆非,處於尷尬的地位。凡人殺人修煉者會受世俗法律制裁,但不違序,反過來,修煉者殺凡人卻違反世俗法律又違序。
違法又違序的話即“生前入獄死後入獄”,生前入監獄,死後入地獄,兩種“獄”可是有天差地別的。而處於秩序位面的修煉者屬於“預備正祀”,不離開秩序位面的話,除了不自由還要接受正祀們的派遺,安全方面倒是可以保證的。
孔府很快就收到萬斤息壤被劫的訊息,此世俗修煉家族的底蘊頗為強大,家中有三位部階坐鎮,更有大量職階、品階可以支使。但起到“定海神針”作用的則是他們的祖先“孔良”,此人乃雷部正君之一,9術7部階等級。
很多品士飛昇後無法入祀就職則會加入鬥、雷、火三部,此三部是秩序戰鬥部門,傷亡率雖然很高,但只要加入就能獲得大量的修煉資源。若是不死在前期的成長中,則就能憑功勳轉部,也就是俗稱的“退役轉業”,一轉業最差也是“縣級次部總祀”的待遇。
但坐上正部君位置的話就不存在退役轉業的想法,其已然擁有較大的職權,負責區域就不是一縣一市或一郡一國而是“位面”。
孔良的偽序號“雷部仙君”,基本上雷部的正部君都取這樣的偽序號,雷部神君、雷部巫君、雷部妖君等等,為了區別會加上其所管轄區域的名稱,比如孔良就會被稱為“雷部后土仙君”,意指后土位面的雷部所屬職權就是孔良掌握。
天變是位面整個集體所要應對的大事件,后土位面所有的正祀都盡職盡責進行應對,雷部、火部、鬥部等戰鬥部門在天變中的作用,就跟地球天朝在自然災害中的軍隊一樣。雷部應對暴雨、海嘯,火部應對火山、鬥部應對地震,瘟部則防疫。
三山五嶽部、群星列宿部、太歲部及財運水部則各司其職,穩定各自祀所所在的節脈。消除天變的最快最佳手段就是安撫陣獸。但位面四陣獸的位置卻是隻有叢良馨知道,在沒有重新獲得位面四陣獸位置的情況下,穩定節脈也能起到間接安撫位面陣獸的作用。
節脈的穩定由各個正祀去行動,但地脈的穩定就得由雷鬥火三部去穩定了;有的地脈很好找,比如江河的源頭,比如山勢延綿的主峰。有些地脈是隱藏較深的,這就需要深入地底或海底進行穩定,沒有相關法術及強大實力是不行的。
孔府當代府主叫“孔蕊蕊”,她實際年齡765歲,真實年齡是65歲,7術6部等級,也是雷部后土位仙君孔良的曾孫女。孔蕊蕊老太太知曉自家祖父此時正奔波於地脈的穩定,萬斤息壤被劫之事就不能去麻煩他,好在孔府的寶物、法寶也是比較多的,其中有件寶物叫“回源鏡”。
回源鏡是根據源法術“逆知未來”所煉製出來的寶物,寶物與法寶的區別其實並不大,只是在使用條件上限制不同。寶物是沒有什麼等級也沒有使用要求的,理論上只要擁有“力”就能驅動,而法寶就有等級要求,有時候也會有“陣營”要求等等。
但之所以還要有寶物與法寶的區分,原因仍然是“法術授權”的設定上,法寶是能夠避開法術授權的,而寶物則不能。魏賢當初煉出“仙音符”的寶物,就立即被雲霄娘娘所知,這就是“法術授權”隱藏的弊病。
使用回源鏡即可消耗品力也可以消耗信力,當然,用是能用,至於能發揮寶物的多少潛力,這就跟新手上路戰戰兢兢,老司機開車隨便浪的一樣。
孔老太使用回源鏡自然是能百分百發揮出來的,鏡面上陣陣波紋消失後,就出現暴雨下的陰暗事發地。鏡面上呈現出來的當時事發情景並不全面,但情節是連貫的,孔老太看完後就清楚萬斤息壤憑自己是拿不回來的。
“可知有哪位極君近段時間降臨本位面?”
“似乎沒有”。
“去查清楚。”
調查是否有極君降臨說易也易,說難也難,易是指位面之主能知曉位面通道是否開啟,開啟者又是誰等等。難則是要從位面之主那裡獲得到訊息,孔老太固然是7術6陪階,但她是世俗修煉者,叢良馨若是活著,對於孔老太也是不屑一顧的。
對於所有正祀而言,逃離秩序位面就相當於“逃兵”,而他們這些正祀中誰不是經歷過秩序位面的諸多艱難,才最終入祀就職的?因此,對於這些吃不了苦頭而逃離秩序位面的職士、部階信士,秩序正祀們都是看不起的。
孔老太就算有祖父掌腰,卻也從來沒有與叢良馨說過話的,而叢良馨的死亡訊息卻也只是小部分人知道,雷部后土仙君孔良也沒有將這訊息告訴給曾孫女。至於“天變”的形成倒是廣為所知的,但形成天變的原因也有幾個,位面之主死亡只是其中一個,陣獸受到外敵干擾也能形成天變。
不過,聰明人還是很多的,孔老太已經猜測到叢良馨有所變故,而其祖父雖然沒有明言卻也早傳來訊息,讓她轉移息壤以及加強孔府各地資源田的防禦。加強防禦說是簡單的,要做起來卻是頗費一番手腳,這也是萬斤息壤為何如此慢轉移的原因。
孔座固然家大業大,但正因為家大業大,要加強防禦的地方也多,人手調配上就有些捉襟見肘,首要也就不再是轉移息壤等等資源,而是保護息壤湖、資源地等等。等忙完了這些,才是進行一些資源上的轉移。
“府尊認為萬斤息壤被劫是極君所為?”
“嗯”。
“為何?”
孔老太微抬低垂的眼簾,說話的是她的兒媳婦“詹素貞”,“家族、世家、王府、門閥、國”是世俗修煉勢力大小的劃分。詹素貞是詹閥的嫡女,嫁到孔府算是下嫁了,也因此在孔府內具有很強的發言權,孔老太對這個兒媳婦倒是很喜歡的,也有意培養她成為下一代府主。
“為何?原因其實是沒有的,極君之核又豈是回源鏡能復現出來的,但你只需牢記極君擾序這個要點,那遇到很多難題時將矛頭對正極君,必會豁然開朗”。說到這裡,孔老太頓了頓,“回源鏡雖然對極君無法復現,倒是復現了三位年輕女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