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品信與修養學校”,在遇到意外事故時,首先就是“掩蓋子”,所以,全校學生都被老師們如同趕羊一樣重回宿舍。緊接著就是斷網、點名等等一系列學校重拳砸出來,斷網可不僅僅斷的是網路,就連手機訊號也是沒有的,浩七高在極短時間內就如同一隻烏龜般進入全面防禦。

雖然被趕回宿舍樓,學校也沒有把學生們當囚犯般禁止走出宿舍。因此,宿舍樓各層走廓就擠滿了人,一樣米百種人,品生們都是熱血年齡,自然也有不滿學校作法的;但高二、高三的學長們顯然懂得什麼叫識實務,高一狗們卻是不缺刺頭。

普通學校都布了監控,何況是“品士學校”,品士學校不僅有世俗科技還有六極法術,很快就有不滿者被大喇叭廣播點名,引來高二、高三學長們的嘲諷。於是,刺頭們都消失了,被震懾的高一狗們趕緊溜順宿舍,魏賢也不想當刺頭,順從大流的返回宿舍。

雖然沒有網路,魏賢之前還是下載了不少“鬥包”的影片,他發現紅包留言其實就是“紅包口令”,而且正規的“鬥包比賽”跟足球很相似。並沒有一次發出一個以上的紅包,而是隻有一個紅包,而這一個如同足球般的紅包“當前為:普通,紅包個數:1”。

但與足球比賽不同的是,參賽隊伍卻是不止兩隊,最低烈度的比賽就是“六鬥”,每次紅包被搶就需要重新開“球”。正規“鬥包”是允許使用品級法術的,但也“限死”了是哪些法術,一般都是“僵硬、遲滯、失聰、失明”等等法術。

這些法術時效低又不具備傷害力也沒有後遺症,也不具備“群攻”屬性,即具有觀賞性也具有實踐性。但施展法術需要消耗品力,每階品力值都是固定的,同階之間不存在誰的品力更多的情況,同階之間的高低在於“品感”。

當然,品感的高低是取決於“品核”,而“品核”形成又取決於“修煉法訣”的高低,所以,一門高位修煉法訣才是真正的關鍵所在。

所謂“品感”是人的感官延伸與強化,隱約或清晰的捕捉到心跳、脈動、血液迴圈等等;會在腦中形成一個立形的模型,相當於一部鑲嵌在腦中的微型電腦。

象魏賢這樣可以直接看到紅包留言、金額等等資料設定的,也只有位面紅包或位面紅包融合者才能做到;部君及以下是看不到的,只能在腦中模擬出個大概。但象魏賢這類的極君,並不是說“品感”很厲害,術業有專攻,極君看紅包設定清晰,不意味捕捉其餘資訊就很清晰。

其餘的極君如何,魏賢不知道,他的品感在其餘方是很弱的,比如聲音、心跳、血循等等,魏賢在這方面還是相當稀鬆的。當然,由於他修煉法訣是最頂級的,在同階中,他的品感也是位於最頂端的。

普通人需要透過儀器或是觀察辨別他人是否說謊,品士則透過“品感”來辨別,但品士也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識才行。正常人心跳數是多少,脈動多少,血液迴圈又是如何屬於正常等等,沒有這些系統的知識,品感再厲害也是無用的。

這也是為什麼品士學校會有那麼多文化課的原因,相比普通高中,品高中的文化課包括心理學、醫學、行為學等等,另外也包括物理、化學等等也是重點。世間不僅僅只有人,還有汽車、動物、植物、水、山等等,而掌握這些基礎知識,一輛車開過來時的速度及駕駛員的狀態都能大約“品感”到。

由此就能知道,成為一名職業“鬥包員”不僅需要強壯的體魄及相關搏擊技巧,還需要淵博的知識做為基礎。如此,才能在賽場上掌握更多的主動權,而觀看影片時聽到高亢的解說聲時也能發現,解說員也是非常厲害的。

每個隊員出擊時,解說員都能做出較為精確的資料描述,從而讓觀眾們可以更直觀的知道,所有隊員都在做什麼,為什麼這麼做等等。讓比賽氣氛一直保持著緊張,讓觀眾們可以有更強的代入感。

鬥包聯賽吸引的不僅僅是普通人,大量品士也會經常到現場觀賽,對於品士們而言,鬥包對他們的實戰也具備很多的參考性。由此就能明白,一名職業鬥包員也不是隨便哪個品士都能充當了。

學校在火警結束第二天早上解除校禁,網路重新開通,顯然不再禁止學生們把昨晚之事向外界透露。但學校也沒有解釋火警,除了那片區域被禁閉起來外,學校恢復了井然有序,學生們該幹嘛就去幹嘛。

魏賢學習的勁頭很足,讓好基友柳善民有些不解,魏賢自然不會去解釋是因為受“鬥包影片”的刺激,更不會解釋自己對“品士”的瞭解太過淺薄。知識果然是力量,知識不一定能改變命運,卻肯定能“保命”。

對於魏賢突然發奮學習,班主任舒老暢再次找上魏賢,問要不要補習?魏賢這次就沒有拒絕了,他確實需要補習,雍雖然塞了很多資料給他,但實話說,這些資料有些太高階了,如此就讓魏賢的基礎顯得很薄弱。

如果讓魏賢直接就任“極君”,魏賢不說遊刃有餘卻也是知道“極君”的相關設定。若是讓魏賢就任“部君”,魏賢會有些吃力但還是能夠勝任的。若是讓魏賢就任“職君”,魏賢會感到很吃力,勉強也能履行職力。

但若是讓魏賢成為一個“品士”,魏賢就抓瞎了,由此就能知道魏賢接受的是最上層的教育,掌握的資料也是最上層的,中層的教育相對薄弱,下層教育就是一片空白了。

在努力學習,天天向上的同時,魏賢只關注一件事情——藍欣瀾。此妞是否真的高繼能轉世,需要茂州前部君陳江來驗貨,但快遞寄出差不多10天,藍欣瀾仍然活得淡定,陳江那邊也沒有什麼資訊過來。

尋找高繼能的時間限定是116天,從魏賢接下紅包開始計時,如今差不多30天過去了,魏賢趴在圖書館窗邊撓頭。陳江一直沒有反應的話,魏賢是不能再等下去的,藍欣瀾究竟是不是高繼能還沒有得到證實,萬一不是,剩下86天的話還可以繼續尋找線索。

上文提過,魏賢若是就任“極君”是沒有任何困難的;因此,他懂得如何辨認“轉世”,但操作方面卻是不易的。趴在圖書館裡的魏賢,在紙上寫寫畫畫,要訂出一個確定藍欣瀾是否轉世之人的計劃。

“先試試能否煉出法寶,否則,還是要向六極秩序的幫助”,魏賢用筆戳了戳紙。

紙面上赫然畫著“鏡子”的圖,此鏡名為“顯世鏡”,功率也很明顯,就是能照出“前世”。但魏賢要煉的不可能是完整版的顯世鏡,不說能力是否達到,單是材料就不易收集,所以,魏賢煉的不僅是弱化版還是仿製品。

若是正版顯世鏡,就算是弱化,需要的煉器燃料是“信力”,需要的燃油是“七信”等等,也就是需要信士(修)才能夠煉。魏賢目前只是1階品士,他是無法煉出正版的,所以,他煉出的就不是法寶而是“寶物(品)”。

寶物也不是想煉就煉的,但在難度上低了很多,材料方面收集起來也容易一些。品士學校即沒有大比也沒有小比,更沒有貢獻度之類的設定,學校也不提供任務讓學生們來攢材料,所以,魏賢要積攢材料的話,只能出真金白銀。

世俗貨幣也不是說不能買到超凡物件,品士終究還是生活在世俗裡的,絕大部分品士都僅是小康水平,甚至比不起普通人的財富。智商這東西並不因為你是品士就一定超卓,也不因為你是品士就一定能成為富豪。

魏賢花了兩天時間進行“材料替換”,煉器材料就不可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品粒”,品粒凝結後才能形成實物型的“品晶”。品晶又分為力晶與十二屬晶,前者是無屬性的品力,後者則含有“禮義廉恥、德才望思、怨詛辱憂”十二品屬性。

但品晶在煉器中起到的只是燃油與助力的作用,煉器材料則必須是含有品粒的動植物、礦石等等的組成部分。在“品士網”裡,倒也能蒐集到一些,價格卻是虛高,魏賢也不打算買,沒錢啊!他在網上主要是蒐集“品靈”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