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沒有什麼事是紅包不能解決的 第六十章 大過年的來偷東西合適嗎(第2/3頁)
章節報錯
越上升,所需要的品晶就越龐大,就象魏賢目前是高階位面紅包,升到資深位面紅包需要100萬,資深位面紅包升到精銳需要1000萬,而要升到“真位面紅包”那就是恐怖的1億,並且這些都是“信力”。
魏賢之所以覺得自己有機會升到“真位面紅包”,就在於他認為只要恢復主位面的“秩序”,繫結他或是暗中支配他的“雍”,就會從幕後走到前臺。就算不走到前臺,魏賢這個代理人也可以從“雍”那裡摳些好處的。
當然,這些都是魏賢的推測,而修復整個位面“六極七信紅包”最少也需要20年的時間,所以,魏賢也不是很急迫。不急迫的話自然就要“吃喝玩樂”,藤嘉嘉自動上門來,魏賢沒理由不喊一聲“二營長,把老子的義大利炮拉出來”。
魯迅說過,男人只想啪啪啪,女人卻想吹彈拉。(魯迅表示老子沒說過這句話)
魏賢對藤嘉嘉只有“色感”而無“情感”,但他已經過了猴急的啪啪啪階段,女人想要的豪車吹風,優雅鋼琴彈奏以及人前甜蜜拉手之類的過程,魏賢在經歷追求曾軫的階段後,也慢慢的掌握了這些。
因此,藤嘉嘉如願以償的享受到了豪華甜蜜,但魏賢卻沒有如願以償的拉響義大利炮,藤嘉嘉顯然想要多享受幾次。當然,要想釣住魏賢,藤嘉嘉也不能什麼都不付出,該吻的吻,該摸的摸,除了啪啪啪外,大年初一這天的約會,總體來說,雙方都是很滿意的。
獅口崖的工程由於春節的原因已然停止,工人們都回家過年了,但獅口崖護衛隊的30人卻仍然堅守崗位。隊長李雲每次望那巍然屹立的獅子,都有一種跪拜的衝動,他忍了幾天後就無法再忍住,偷偷的準備了些祭品開始供奉“怒獅”。
不過,李雲對“六極”之事一無所知,並不知道自己的祭拜是錯的,但他也不在意,拜“怒獅”是他心中的執著,而拜了之後,再凝視“獅峰”,就沒有那種心悸與畏懼。
李雲帶著護衛隊的成員迎接大老闆的來臨,他眼中的大老闆是宋書玉,魏賢雖然來過幾次,李雲並不知道這個才是真正的老闆。開著車帶著大老闆及客人走了一圈,所走的都是巡邏路線,隨後返回“獅山”底,大老闆很滿意護衛隊的工作,然後現場派送現金做為獎勵。
佑伽奄巴修的是“月惡訣”,但他看到“怒信之獅”後就聽到了“月呤”,佑伽奄巴欣喜若狂,“主君,幫我”。
魏賢正欣賞著“怒信之獅”營造出來的“極景”,聽到佑伽奄巴的話後先是一愣,隨後意識到了什麼,迅速發了一個紅包給佑伽奄巴。佑伽奄巴由此得到大量的2階品晶,然後擺出一個“抱月”的動作,隨著時間的推移與品晶的消耗,佑伽奄巴晉升3階品士。
佑伽奄巴不是頓悟,他參悟“怒信之獅”時靈光一閃,其實就是他85歲人生中某個記憶突然浮現,從而與“怒信之獅”營造的“極景”相契合,再加上有足夠的品晶消耗,如此種種之下才能晉升。
“按你這麼說,品修是沒有天才一說呢?”
“自然是有的”,佑伽奄巴說道,“同一片落葉,我看了,也就看了,就算以後有契機出現也無所悟。天才看了,契機出現,剎那而落的片葉就讓他有所悟。”
“那豈不是說,天才不需要多深厚的遊歷積累?”魏賢又問道。
“一葉知秋,一葦斷江流,天才眼中的遊歷與我等眼中的遊歷是不同的。”
“跟智商無關嗎?”
佑伽奄巴別過頭看風景,魏賢笑了笑,當然跟智商有關啊!
大年初二早晨來到“獅口崖”自然不是來探討“品士修煉”的,而是遠在東閩郡的文桑子突然打電話來問獅口崖。文桑子可是一直在外面奔波的,怒信之獅出現也不過月餘的時間,照理說,文桑子是不應該知道的,但他偏偏知道了,原因就是“津武門”的人要來“偷”。
文桑子跟梁鵬子都有自己的灰色渠道,能得知“津武門”的人要行動,就是透過這些灰色渠道得來的。因此,很好奇“津武門”如何“偷”的魏賢,就帶著宋書玉與佑伽奄巴來到了獅口崖。
津武門是已經破落的位面紅包繫結者後代,第21任位面紅包繫結者“武津”就是此派的建立者。
如今可是第七極2018年,武津所在的是第二極,距離都有五六萬年了,但也不是說年代越久就一定會衰落或消亡,夫子是第2代位面紅包繫結者,夫子廟存到現今也將近七萬年,雖然沒有發揚光大卻從未斷過傳承。
從資料裡可以得知,21代紅包繫結者“武津”最大成就是“八部津符門”,這裡的八部就是鬥、雷、火等八部。津符就是武津獨創的一種法術,它實際上是一種武器,透過“召喚”的方式,請“巫極八部”下來,附在“津符門”上,然後實現所求。
由此就能知道,津武門若是想偷走數百米高的“怒信之獅”,就肯定是要施展“八部津符門”,將“怒獅”鎖進“門”內,然後再運走。不過,魏賢不相信現代的“津武門”還擁有完整的“八部津符”,嶺南紅宋的“乙瑛碑”都是仿製的,何況年代更久遠的津武門。
當然,若是津武門也成功仿製出“八部津符”,偷走“怒獅”的把握也是有的。
文桑子得到的訊息還是比較晚了,津武門在初二這天已經潛入到獅口崖,但護衛隊的作用還是蠻大的,津武門的人想要下手也是顧忌頗多。因此,魏賢左等右等也沒有等到津武門動手,反而等到護衛隊跟人起衝突的訊息。
武凱、武志及武楊是津武門的當代傳承人,但他們的祖先本不姓武,只是偶然間獲得了津武門的傳承後就改了姓,傳到武凱三人也僅僅是第三代。當然,津武門是不會承認自己才是三代,而是直接從“武津”時代算起的,所以,究竟是第幾代,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對外稱是2160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