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新一輪賽事安排(第2/2頁)
章節報錯
孟凡的“特訓方式”其實特別簡單粗暴,那就是挨個摔,按照他的說法那就是沒被摔慘過學不會摔人——好吧,這句話脫胎於楊峰最早和他說的那句沒被摔過學不會摔人——這句話聽上去是老生常談,但和真理距離不遠。
當然了,關鍵當然還是得看是誰摔的以及怎麼摔和怎麼個慘法。
是誰摔就不用說了,孟凡摔他們或者說教他們,他們是一百個服氣的,這人一服氣,心性定了,學起來自然認真。
怎麼摔也簡單,孟凡每次開摔之前就告訴了他們自己接下來怎麼怎麼摔他們,以及告訴了他們如何應對的各種最精準的方式——孟凡認為的,也是在反覆總結,隨時可能就有更精準的——摔完之後再告訴他們剛才哪裡做的不到位。
反覆摔,反覆感受,反覆總結,以及孟凡在摔別人的時候他們反覆看,等“一節課”結束後,他們再自行反覆拿隊員練手,教練員和技術顧問在邊上指導,當然了,他們自己也在總結孟凡提出的一些方法方式,對應過他們以往的經驗,確確實實是有很多東西需要他們再進一步沉下心來去研究的,孟凡的摔法裡面有很多可取和可怕之處。
光是這前三天下來,總結出來的技戰術已經夠讓他們吃驚的了,其中很大部分肯定是原來就有的,但孟凡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反思,另外還有一些是國家隊不曾掌握的,也有些是國外摔柔強國有點,也有些甚至是他們沒有聽過的。
當然了,孟凡的擒技和摔技+10那肯定不是最頂級的,不可能說就真的包羅永珍,但孟凡本身的擒技和摔技一直都在進步,也就是初始屬性一直在增加,現如今增加到了什麼樣的數值真的不好說。如此再一推這+10,加上摔過那麼多人,孟凡本身想象力又可怕,還不是從小學摔柔出身沒有被固有的技戰術束縛,所以沉心下來總結和創新起來,能量是很可觀的。
對與孟凡自己來說,好處也是很明顯的,他本來就缺陪練,有這些隊員陪練也能讓他對規則和打法更加熟悉,至於教學們,對他來說就是自我總結和創新的過程,最多也就費些口舌。
孟凡在整個對練/教學過程之中,都是將摔柔插在一起的,也就是剛指導完一個摔跤運動員緊接著換上來的柔道運動員,而不是前半程摔跤後半程柔道。
如此插在一起,對孟凡來說就是儘快熟悉這兩種運動的規則轉換,畢竟在未來的日子裡,這兩個專案比賽交叉在一起是很有可能的,這是為了讓自己轉換自如,儘早避免出現混亂。
而在孟凡這種幾乎變態的交叉之中,孟凡沒混亂,摔柔兩隊的隊員們先混亂了。畢竟這兩個專案還是有一些共通處的,孟凡這麼插在一起教,不混亂才怪。
隨訓的教練員和技術顧問真的都急了,但被孟凡的一句話給噎了回去。
——“他們要是連這點專注度都沒有,那還打什麼比賽!亂就亂,最多亂三天!”
教練員和技術顧問很無奈,也沒再說什麼,畢竟這裡的訓練是孟凡說了算的。
事實呢,三天後真的有效果嗎?
還真有,但不是每個都有。
其中三分之一的運動員還是有些混亂,從對練能看得出來,犯規率比以前增加了很多。
有三分之一很快就不亂了,循規蹈矩,該怎麼樣就還是怎麼樣。
還有三分之一非但不亂,而且能從摔柔的共同處找出一些不按常理出牌但不犯規的技戰術。
教練員和技術顧問也算看出來,倒不是說孟凡這種交叉訓練放在哪裡都行得通,而是真的還得看誰教,孟凡將技戰術分析的非常透徹,還餵飽了“招式”,“吃飽了撐著”才能夠出這種效果。
而如此一來的三天後,三分之一混亂的直接給送回到了秦皇島訓練基地,剩下三分之二繼續跟孟凡特訓。
佔院長還是隔天就會來,來這裡的原因自然就是指導孟凡的舉重,相比起這個,塞幾個人過來混經驗那簡直就是小事。
孟凡每次舉起更高的重量,都能讓佔院長樂上半天,恨不得國家摔跤隊早點給孟凡安排比賽,迫不及待想要看到孟凡上舉重賽場的那一天了,華夏大級別終於有人了!
等啊等,等啊等,等到來的孟凡最新比賽安排不是舉重而是摔跤,差點沒把佔院長氣吐血。然後,一怒之下,直接打電話把胡存勇差點罵吐血。胡存勇哭笑不得,孟凡的賽事安排完全是由舉摔柔中心做主的,跟他半毛錢關係都沒有啊。再說了,論在舉摔柔中心的話語權,摔跤連柔道都比不上,更何況是舉重啊。
掛了電話後,佔院長又立馬給舉重隊主教練打了個電話過去,知道已經給孟凡安排了比賽並且就在摔跤比賽之後這才作罷,否則的話,佔院長別的不會,起碼能把舉重主教練給煩死。
“出國比賽?”
孟凡接到最新賽事安排,也是有些意外,這從要出國去卡達參加世界摔跤大師賽,他是以特邀選手參賽,賽程安排前後算上報道等加起來是為期五天。
國際摔聯改革後,賽事安排和獎金力度都要比以前大很多,多哈站本來就是世摔大師賽很重要的一站,這次的獎金更是非常豐厚,雖說比起一些主流賽事還是差了很多,但依舊會吸引很多強手參加,加上孟凡又是特邀的選手,國家隊當然是希望孟凡去的。
包頭站大獎賽讓孟凡初露猙獰,希望在多哈站能夠跟更強的選手交手,從而獲得更多的經驗,以此來備戰奧運洲際資格賽。
另外,孟凡也收到了舉重的比賽安排,之前取消了一場國內比賽,這次還是國內比賽,國內的奧運選拔賽。
國家舉重隊已經透過各種賽事獲得了多個級別的奧運參賽資格,有一些級別更是出現多位擁有資格的選手,而最終能去奧運會的每個級別則是最多一人,而這個奧運選拔賽就是作為國內同級別選手的一個重要參考依據。
當然了,孟凡這個最大級別國家隊是還沒有獲得參賽資格的,孟凡參加這個比賽也就是走過形勢,獲得去參加奧運洲際資格賽的“入場券”罷了。
否則的話,孟凡連一次正賽都沒有參加過的選手,就算國家隊再怎麼力推,也無法參加洲際資格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