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八)(第2/3頁)
章節報錯
在拿下朱雀門前,李信沒有分兵。
包括三水門在內,內城總共有十二門,歸屬李信的佔了其中的四分之三。他手上兵力太少,分散開來,一旦生變根本無法鎮壓。
而在拿下朱雀門以及東面近處的保康門後,李信手中一下多了四個指揮,運用的餘地寬裕了許多。將炮兵和城門兵配合起來,分遣去內城諸門,控制住城門自是十拿九穩。
紅旗便是成功的標誌。等到各門再遣人當面回報,就能徹底確認。
眼下南東西三面都已經控制在手,剩下的就只是北門。
北面的三座城門是王厚的任務之一,李信出發時便與他議定了各自的任務範圍。王厚的位置離北門更近,如果已經拿下,也應該有著紅旗掛起。
不過當李信越過二大王府,向更北面的地方望過去後,卻一片模糊。
有煙的因素,也有距離的緣故。
縱然都是內城,但從南面的朱雀門這邊望過去,北面的舊封丘門和舊酸棗門也幾乎已經看不清了,更別說約定好的暗號。
李信皺了皺眉,放下千里鏡,轉頭問狄賢,“這裡有望遠鏡吧?”
望遠鏡和千里鏡,因為一個有禁令,屬於軍器,一個沒有,可以民間使用,在世間分得很清楚。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反射式望遠鏡就不會用在軍中。
尤其是周圍五十里的京師,拿在手中的單筒千里鏡,只能照顧到周圍的一兩裡的地方,再遠就難了。
為了能夠更好的掌握京城中的點滴動靜,朝廷從來都不會拒絕更先進的工具。
“是。”狄賢回手指著背後的敵樓,“就在敵樓頂上,尋常夜裡都在看著城裡城外哪裡有警。”
一架大型的望遠鏡,不僅僅可以控制京城,也能起到潛火鋪的作用。
李信不多話,直接登樓。
千里鏡小而望遠鏡大,裡面的原理有區別,但對李信來說,就是一個易於攜帶卻只能看清周圍一兩裡,另一個難以移動,但能夠看到更遠的地方。
樓中的望遠鏡,大小比起李信在韓岡家裡看到的新制望遠鏡也不差多少了,就是保養差了,樓中的地面也髒得很,都是斑斑痰跡,甚至還有尿味。
李信從韓岡哪裡聽說過,蘇樞密如何看重他家裡的那具望遠鏡。只要不用,就會拿細綢緞縫製的布套給罩好,看得比兒子都重。若是今天換作蘇頌上樓來,包管將管理不嚴的狄賢拖下去一陣亂棒。
李信不是蘇頌,並不在乎。轉動鏡筒,對準北方,低頭看過去。
來自鏡中的景象,遠比千里鏡要清楚得多。
首先映入李信眼中的是開寶寺的鐵塔。
十三層磚砌寶塔如寶劍般直插雲霄,色澤深黯如鐵。鐵塔行雲號為京中勝景。在望遠鏡中,每一層的門洞和琉璃瓦都能看得分明。
看到了鐵塔,就給李信指明瞭方向。微微調整了一下鏡筒角度,就看見了內城城牆。
開封府的外城城牆前幾年才經過整修,但又被稱為舊城的內城,卻是年久失修,只有城門的周圍方才完好。
望遠鏡中的內城城牆,好些地方都有大片的牆體剝落,顯得破敗不堪。只看新舊程度,就能分得清內城與外城。
沿著城牆橫移過去,一座城門出現在鏡中。
舊封丘門。
城門上的赤旗鮮豔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