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27)(第1/2頁)
章節報錯
【還有一更。請各位朋友明天早上看。】
才出房門,風雪便迎面而來。
寒風侵體,王舜臣頓時重重的打了個噴嚏。
“鈐轄?”
跟在身後的親兵忙上前問。
“沒事。”
王舜臣嗡嗡的說著,伸手接過遞上來的白綢方帕,擤了擤鼻子,然後揣進了袖子裡。
雙手用力搓了搓臉,臉上的雪花在掌心化開。先是一涼,繼而又變得溫熱起來。
小小的刺激,在溫暖的屋子裡待得昏昏沉沉的頭腦也清醒了許多。看著天上的不斷落下的雪花,王舜臣罵罵咧咧:“孃的,這才幾月?”
才不過九月,末蠻【阿克蘇】卻已經是天寒地凍。雪也下了兩場。
第一場雪還是八月底下的,前兩日正午還熱得人油汗直冒,恨不得有張弓把這日頭給射落了,可轉臉就是北風吹,雪紛紛了。中午穿單衣,晚上就要圍著火爐。幸好準備的充分,人人在馬鞍後捲了一件皮襖,要不然,跟隨王舜臣的一萬大軍就給凍在末蠻的倭赤城中了。
不過這邊的土著也說今年的天氣不對。正常要到十月十一月才開始下雪,今天竟提前了兩個月。
王舜臣本來是想乘秋季氣候好,休整一番後,到黑汗國邊境上瞅一瞅。
黑汗國前些年一分為二,正鬧內亂,國中的主力當是無暇分心。可現在看著天氣,就有些進退兩難了。回頭再看看地圖,心裡都在發毛。這一下,衝得實在太遠了。自出了甘涼路後一路向西,到現在,三四千里路多半有了。
王舜臣領軍跋涉千里,先破伊州【哈密】,休整了一個冬天後,又於高昌城下【吐魯番】,七日內三戰三捷,盡滅西州回鶻主力,高昌國主亦都護毗伽布的斤——亦都護為高昌國主號——丟下了后妃子女,連夜竄逃。王舜臣緊追不捨,除了分出一千兵馬,讓其西去攻焉耆【庫爾勒】,其餘人馬全數北上,攻下了高昌國夏宮北庭【奇台】——那是大唐北庭都護府所在——逼得毗伽布的斤率殘兵出降。
但就在王舜臣北上的時候,龜茲回鶻的阿斯蘭汗【獅子王】,也是毗伽布的斤的族兄弟,率軍北上支援。剛剛拿下焉耆的部將見狀立刻撤回了高昌。王舜臣聞訊後丟掉了輜重,帶了八百騎兵飛馳南下,在清晨的薄霧中突襲了龜茲回鶻的兩萬大軍,陣斬阿斯蘭汗汗,隨軍的五位龜茲宰相,兩人死於亂軍之中,一人被俘,只有兩人脫逃。
接下來就是一帆風順,西州回鶻再無餘力抵抗西征的漢家兵馬。自焉耆以下,沿途大小城池無不開城降服。就連龜茲也主動開城。王舜臣好生撫慰之後,就帶著當地貴戚子弟組成的僕從軍繼續西進。這樣的武裝遊行,一直持續到他攻到末蠻,抵達西州回鶻的西界,方才與聽到回鶻國滅的訊息過來撿便宜的黑汗國的軍隊大打出手。這一戰,王舜臣麾下萬餘大軍傷亡近千,有四百多陣亡和重殘,但黑汗國派來的七千騎兵,則只回去了一半。
這一過程中,兵馬也是損失,補充,再損失,再補充。跟在王舜臣身邊的漢軍現在有三千人。三千漢軍人人有馬,而且還是一人兩馬一駝,軍官更是隨身三匹馬。一匹駝著各自的財物和兵甲,一匹平日騎乘,剩下的一匹就是用在陣上。如果實在國內,肯定是數得著的精銳了。
只是跟隨他出玉門關的官軍在其中僅佔三分之一,剩下的都是流落在甘涼路上以及西域的漢家子弟。有好些人往上數幾代,才有一個漢人祖先。不過只要老實聽話,上陣敢拼,就是官話說得結結巴巴,也照樣是高人一等的漢軍。
除了三千漢軍之外。其他六千餘人都是沿途的各國、各部,你五百我三百的拼湊起來的雜牌軍。除了一部分是來自西州回鶻的僕從軍,剩下的都是來自甘涼路上的各家部族。他們跟著王舜臣,走了那麼長時間,相互之間的配合也不差了,戰鬥力也都提升了上來。圍繞著高昌的幾次大戰,他們的表現也是甚為出色。
王舜臣就是這樣一路攻過來,西州回鶻以盡數降伏。心懷悖逆的肯定有很多,但還敢跳出來的,現在大漠以北,應該是不存在了。
王舜臣冒著風雪大步的往前面走。才積了兩三寸厚的雪,在箭靴下咯吱咯吱的響著。
只要不是行軍打仗,每日早晚他都要巡視各家營地,即便是颳風下雨,也從來沒有斷過一日。
不論是繞著帥府行轅的漢軍營地,還是稍遠一點,王舜臣每天或早或晚都會走上一圈,然後隨便挑個營地,坐下來跟士兵們一起吃飯。
若士兵有個頭疼腦熱,或是傷了筋骨,去軍醫那邊一走,也都是王舜臣的親兵在那邊開方子、施針藥——在韓岡之後,西軍中的將領們,他們的親兵最次也是能做做護工,王舜臣從熙河帶來的親兵,更是全都在醫院中學過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