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一)(第2/2頁)
章節報錯
也難怪周南會昏倒,沒吃沒喝的緊張了一夜,而且因為二大王的事,是最緊張的一個。終於有了好訊息,突然之間放鬆了下來,當然容易昏過去。
“弄點吃得來。坐了一夜,都餓得慌。”王旖提聲吩咐著下人,回頭當即又點了一名親信家人:“將學士的事知會城南驛的老相公一聲,說請勿憂慮。”
“相公會不知道朝堂上的事?”
“爹爹那邊即沒有人手,又不能入宮,耳目還不知道會閉塞成什麼樣。”
王旖可是很清楚,王安石這一次上京,身邊就跟了寥寥數名親信,早年的門客早就打發光了,縱有門路千萬,沒人手怎麼打探訊息。
但這個家丁去了才半個時辰,就忙著趕了回來,一見王旖就立刻說道:“夫人大喜,老相公得授太子太傅。”
“已經知道了。學士還正式得授資善堂侍講。”這是韓信剛剛傳回來的訊息。
周南現在也恢復了,從房裡出來,正喝著加了藥材的小米粥。王旖對著她笑道,“不知道還會不會有什麼好訊息傳來。”
好訊息沒有立刻跟著來,緊接著的卻是有人上門送禮。說是來賀韓學士,遞了名帖和禮單,將禮物在門房一放,請了回執之後就走了。
若是半刻鐘前,韓雲娘還會覺得驚訝,但現在卻一點也不會了。
原本韓岡功勞太大,年紀太輕,所到之處皆有開創,天子不得不出手壓制一下。甚至因為道統之爭,逼得皇帝將千里鏡歸入軍器,明顯的做出打壓氣學的姿態。韓岡雖位高,但家門即便不能說門可羅雀,可上門的賓客的確不多。但眼下形勢一轉,當然就變得炙手可熱,氣焰騰騰起來了。
還不到中午,已經有十七八個人家派家僕來送禮了。這些都是耳聰目明的,知道韓岡接下來必然大用。不過王旖還是照老規矩,先將禮物封存,禮單登記造冊,等韓岡回來再做處分。
只是才交午時,韓家的門前車馬又翻了一倍。
——韓岡昨夜辭了參知政事,而且是領頭請立太子。
……………………
就在王旖為突然而來的喧鬧而頭疼不已的時候,比平日要延長不少時間的朝會終於結束了,韓岡回到了太常寺。
比起皇城裡各司的僚屬吏員和城內的官宦人家,被圈在文德殿中一上午的朝臣們,他們得知真相的時間還要遲上一點。
不過到了中午的時候,差不多所有人都瞭解了昨夜大體的內情。
“玉昆,傳言是真是假?”蘇頌早就繞過來了,見到韓岡劈頭就問。
他的光祿寺跟韓岡的太常寺一樣,郊祀大典前沒多少事,郊祀大典過後,卻要為太常禮院擦屁股,一般要花上三五天的時間來收拾手尾。
但蘇頌實在是坐不住,事情太大了,不找韓岡做個確認,怎麼都不可能安心下來處理公務。
韓岡也不瞞他,反正像立儲這麼大的事,為了避免謠言滋生,宮裡面也得主動讓人去傳播真實的訊息甚至內情。現在可都是正午了,太陽移到了正南方,恐怕再吃一點,連逍遙洞裡的老鼠都該知道昨夜福寧殿裡發生了什麼事——所謂的逍遙洞,那是開封府下水道的別稱,賊來賊往,逍遙得很,由此得名。
“前面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這一下子終於是明明白白了。”聽完了韓岡的敘述,蘇頌搖了搖頭,又讚道,“玉昆你好手段啊!烏臺那邊肯定是沒話說了。就算是皇后垂簾,也沒人敢說不是……不過玉昆你一向厭說鬼神,這一回卻要裝神弄鬼,不知是怎麼一個說法?”
“事急從權,要什麼說法?”韓岡笑道:“耀州、祁州的藥王祠的香火可是要旺了。可是沒辦法跟他們分賬啊!”
蘇頌指著韓岡,搖頭道,“就是兩邊的藥王祠跟你分賬,玉昆你敢拿嗎?”
韓岡笑了起來,有著以往沒有的輕鬆。但這時候一名內侍在外通報了後進來。
“韓端明。奉皇后口諭,請端明速至崇政殿。”
“臣謹遵懿旨。”韓岡行禮接旨,又問道,“不知是為了何事?”
“是契丹的正旦使蕭禧到了霸州。因端明素知兵事,聖人想請教一下端明的意見。”小黃門說話低三下四,身負聖諭,卻連請教二字都說出來了。
“蕭禧又做了正旦使?”韓岡搖搖頭,“又是來敲竹槓的吧。”
蘇頌也幾乎在同時道:“該不會是契丹人過來打饑荒吧?”
兩人對視一眼,點了點頭。
韓岡一邊讓伴當幫著整理著衣帽,一邊道:“契丹國內有事,耶律乙辛弒幼主,不從大宋這邊撈筆好處回去堵人口,他也不好過年啊。”
“若是給蕭禧聽說了天子病重,他肯定會獅子大開口。”
‘太子年幼,皇后又從無署理政事的經驗,這一回可不好辦。’有內侍在,這一句話兩人都沒說出來。
宋遼是兄弟之邦,年節時都要互遣正旦使,這是年年都有的情況,哪裡需要如此戒備。但一來遼國最近的局面不對,任誰都知道耶律乙辛會想從大宋這邊沾點便宜好安撫國內,韓岡知兵法,知道怎麼應付遼人;第二,就是皇帝的情況不對了,皇后心裡沒底。剩下的,自然就是韓岡昨夜立功的好處了。
只是韓岡看了看蘇頌,蘇頌可是出使過遼國的,本身也不是不通兵法,既然招自己,蘇頌更應該一併找過去備諮詢才對。
這個念頭才升起,立刻就有個內侍衝進來了,喘著氣對著蘇頌道:“蘇學士,蘇學士,你可讓小人好找。聖人有命,請學士速至崇政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