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青雲為履難知足(十)(第1/2頁)
章節報錯
【調整一下每天兩章的釋出時間。早上的一章在七點,晚上一章則在七八點左右。】
表兄弟在路上見面,兩邊頓時都吃了一驚。
韓岡睜大了眼睛,“義哥兒,你怎麼在這裡?”他走的這條路與關西入京的道路不是一條。
馮從義張開口,但不是向韓岡問候,而是回頭向車中大聲喊了起來:“三姨、姨父,你們看碰了誰了?”
‘三姨?’‘姨父?’
韓岡聽著一愣,還沒反應過來,車隊居中的一輛大車上的車簾一下被拉開,從車中出來的兩人,一見韓岡就是又驚又喜,“是三哥兒!真的是三哥兒!”
而看見他們,韓岡同樣是又驚又喜,竟是他的父母韓千六和韓阿李。連忙在車前下馬跪下,“孩兒拜見爹孃!”
跟著韓岡的伴當們看見是家裡的老爺和老夫人,也一個個都連忙滾身下馬,就在大道上拜了下來。
居移氣、養移體,幾年過來,韓千六和韓阿李氣象迥然一新,就是穿著樸素的常服,也是一對官宦人家老夫妻的模樣。旁邊的行人雖多,也都是猜測著這一隊是哪家的貴人,沒人能猜到只是普通的農官入京。
“怎麼瘦了這麼多?!”韓阿李下了車,一把拉起兒子,上上下下打量著。黑瘦了不少的韓岡,讓她心疼得不得了,“辛苦得都不要命了,是才從廣西回來的吧?天南地北的來回跑,親家公也不照看一下,哪有這樣使喚人的!”
“三哥兒是瘦了,不過精神還好。”聽著妻子的抱怨,“別在路上,往前面走,不能擋著後面人的道。”
韓岡看看身後,這麼一停下來,後面已經給堵起來了。回過頭,“爹、娘,還是先上車。這天熱得很,在太陽底下曬著不好。”
兩邊並作一路,韓岡騎著馬,跟在父母的車邊:“爹、娘,你們怎麼這時候上京來了?”
“在隴西做了幾年的官,審官東院下了文書,說是任滿了,要入京一趟。”
這件事韓岡的確聽說了,“不過孩兒聽說的是六月啊?”韓岡記得當時他聽到這個訊息,差點沒罵出口,對審官東院的判院恨得直咬牙。韓千六都五十了,竟然讓他在天氣最熱的時候入京城,推遲一兩個月又有什麼關係。
“因為趙隆那小子,還有苗家的大哥要去領軍南方,經略司裡面急著要準備糧秣,轉運司又要保著倉裡的存糧,兩邊來來回回的,最後用新糧抵數,中間多少事,整整耽擱了一個月。”
幾年不見,韓岡的父親也算是有了一點官員的氣派,連說話用詞也有了些改變。
“原來如此。”韓岡皺起眉,什麼時候熙河經略司和秦鳳轉運司開始扯皮了。搖搖頭,放下這樁心事,“不知茂州贏了沒有。”
“贏了啊,過洛陽的時候就聽說了。一接戰就贏了,斬首有三千多,平了幾十個蕃部,一路飛捷進京。”韓千六道,“當初也見過領軍的王押班,好像幫了三哥你不少。這一次也見功了,果然還是有本事的。”
又是一個讓韓岡發愣的訊息。有趙隆、苗履在,加上熙河路的精銳,的確想輸都難。不過贏得如此乾脆,王中正的運氣還真是好到了極點。
把這些事放在一邊,韓岡陪著父母一起說著話,“怎麼爹爹你上京,繞到了這條路上?”
“是你娘要去嵩山燒香。到了洛陽後就往南走了,繞了個圈子,本來是在密縣坐船直接進京,不過到了盧館鎮,正好惠民河前面一段風浪沉了十幾條船,堵了起來了,只能上岸換了車子。”
原來是燒香。韓岡正點頭,就聽韓阿李抱怨著,“你爹死板的很,到了洛陽繞路後,就不肯在用官車官船。其他做官的為孃的也見過,哪有那麼多規矩?繞路的錢照付,不會沾官府半點的便宜,偏偏你爹不幹。”
“瓜田李下也是麻煩,官船私船隻要做得安穩,其實都一樣的。”韓剛笑著勸道。韓千六不肯官船私用,韓阿李也知道用了還要付帳。而許多官員則佔盡了官府的便宜,甚至借用官船來販運商貨,以避免途中的商稅,這等操守還不如自己沒讀過聖賢書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