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八)(第2/3頁)
章節報錯
王中正自己也提心吊膽,自事發後便盯著宰輔們的一舉一動。
不過韓岡和王安石說了些什麼,依然不知道。他只知道到了兩刻鐘之前,王安石所在屋舍的燈都沒有熄掉。
王中正吩咐著跟在身後的養子,“二哥,你去聖瑞宮,把人撤回來。”
“孩兒知道了……父親,太后大好了?!”
“嗯。”王中正點點頭,停了一下,又叫住了準備離開的養子,“等一下。”
“父親還有何吩咐?”
“順便讓梁從政來見我。”
“孩兒明白……那藍從熙呢?”
“他哪得能回頭。”
雖然向太后沒有說出口,可王中正也知道宮裡面該注意誰。主導宮變的那一位在失敗之後,已經沒有了任何復起的可能。真正對病中的太后有威脅的,是住在聖瑞宮中的人。
也幸好太后的病情不重,否則王中正表面上雖不會說,心裡可就要做些準備了。
當然,物件可不一定會是朱太妃。
…………………………
李信徹夜守在宣德門城樓上。
三千餘神機軍士,有一個指揮守在皇宮正門。
八門火炮在城樓上虎視城中,而門洞經過改造的耳室中,隨時能用虎蹲炮發射出致命的鉛彈。
而李信的十幾名親兵,則都揹著一杆沉重的新火器,可隨身攜帶,就像火炮一般發射鉛彈。需要的時候在槍管口插上鋒利的槍尖,直接當成長槍來使用,所以稱為火槍。
雖然火槍比起神臂弓要沉重得多,可威力也大了許多。火槍發射出來的鉛彈,可以力斃奔牛,打中人,基本上就該去找棺材了。
可惜的是,現如今火槍還不能大量製造,除了還在火器局中做實驗的十幾支,剩下的都給了李信的親兵。
僅僅是帶著彈力的簧片已經夠麻煩了,而槍管則更加讓人作難。
李信從韓岡那邊聽來的訊息,火槍的設計,是與火炮一起出臺的。可是火炮製作起來更簡單一點,早早的就造出來了,而火槍則就複雜許多,想要製造出一根尺寸合度的槍管,就要佔去一名工匠半個多月的時間。
標準化,度量衡,圖紙,在火槍造出來之後,韓岡曾經就火槍的事說了很多。李信沒怎麼聽懂,不過親眼見證過軍器監成立後手中兵器質量的飛昇,他多多少少能理解韓岡的意思。在不能大規模生產尺度完全合乎標準的火槍前,這樣的武器,是不能夠出現在戰場上,只能成為妝點。
不過不論是能上戰場的火炮,還是不能上戰場的火槍,今夜應該不會有需要它們上場的時候。
李信想著。
比起之前人各異心的宮中帥臣,現在統領宮禁兵馬的帥臣和將領,都是對太后忠心耿耿,絕不會附逆。
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太后萬一有所不豫,那該怎麼辦?
今夜,自己的表弟宿衛宮中。李信更是打疊起精神,以防出意外。
一旦有變,該聽誰的話,他可不會弄錯。
之前李信就與王厚約定了訊號,一旦宮中有變,立刻就率人將韓岡從福寧宮拉出來,
王厚已經派了人去福寧殿處守著,
已經四更天了,城東的方向上已經可以看到星星點點的燈火,那裡是鬼市子的位置。到了五更天,鬼市子就會變得燈火通明,買賣衣服圖畫花環之類,至曉方散。
李信的視線在城中掃視了一圈之後,又回到了宮中來。
宮中的幾處殿宇燈火最多,比得上城內的市口,而後苑中則是一片黑暗。
李信先看了福寧宮的偏殿,再轉向慈壽宮,最後又瞄著聖瑞宮好一陣。
這一個晚上,他來來回回的盯著的就是這三個地方,若要出事,事端只會發生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