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為日覓月議乾坤(三)(第2/3頁)
章節報錯
韓岡也挺頭疼,“十全十美的自然不易尋,還是以品行為上。”
已經半個月過去了,皇后候選並沒有想象中的那種蜂擁而至的情況。
做皇后母儀天下的確光榮,更重要的是整個家族都能受益。
向太后的亡父向經,祖父向傳亮,乃至曾祖向敏中,都追授了王爵,而且還不是郡王,乃是國王——韓王、唐王、陳王。
還活著的兄弟、堂兄弟,叔伯、子侄,也無一例外都授予了官職。
向宗回、向宗良,也就是太后的親弟弟,他們姐姐做了皇后,便是正任刺史,之後團練使、觀察使一路升上去,如今已經是節度使。而正式領兵的將帥中,只有郭逵、種諤和王中正有節度使的身份。
正所謂一人飛昇,仙及雞犬,韓岡親眼所見,曹家、高家的兩家外戚,亦無不如此。
但眼下的選後,畢竟是在垂簾聽政的向太后的主持下進行。
這樣所選出來的皇后,之前正好有一位——仁宗的郭皇后。
那是最好的前車之鑑。
天聖二年,在章獻太后的主導下,仁宗娶了郭氏為後。
但在章獻太后上仙后,郭皇后當年便被廢為淨妃,出家入道,賜號玉京衝妙仙師,再過了一年,郭皇后就猝死在長寧宮中。死後才被念舊的仁宗追復皇后之位,但沒有贈諡,也沒有祔廟。
自然,郭家也沒有因此而飛黃騰達,仁宗固然念舊,又感念郭皇后早殤,可也只是追贈其祖,贈其父兄,並沒有兼及親屬。
郭皇后會落到這樣的結局,本質上還是仁宗與章獻太后之間的矛盾。
二十四歲方得親政,仁宗十幾年的積怨不能發洩在已經去世的章獻太后身上,當然只能找身邊的郭皇后。
以趙禎對身邊人的寬厚仁愛,甚至在駕崩後得到了‘仁’為廟號,卻容不下一個郭皇后。
那麼當今天子呢?
除了冬夜裡的那一場意外,以及兩年前福寧宮中讓人啼笑皆非的一樁事,趙煦在臣民心目中留下的,僅僅是個模糊的形象。
不過人們至少沒看出來,他有堪比仁宗的仁慈之心。
要是在太后的主導下,把家裡的女兒嫁過去,即使一時貴為皇后,也不代表能一直持續下去。
一邊是前車之鑑,另一邊是富貴榮華,自然讓許多有心靠女兒爭一個富貴的人家,一時間難以做出決斷。
當朝宰輔、重臣,乃至自認有前途的朝臣,自不可能讓自家的女兒、孫女參與到皇后候選中去。而許多有識之士,都沒有一個願意將女兒給獻上來。
有幾個少小便在京中命婦圈子中聞名的女孩兒,早前也沒聽說過與他人議親,但當朝廷遣人問詢的時候,不是業已字人,就是已經許人,或是有了夫家。
“門第之選能否稍低幾分?”周南問道,“再多上百千家,更易擇人。”
“是啊,”雲娘拿著檔案走過來,找了張小凳在韓岡身邊坐下,“章獻皇后家,溫成皇后家,都不是什麼高門顯貴。”
“那是從嬪妃上被冊立為後。正經聘後,無不出自高門。”韓岡拍拍雲孃的背,“當今太后的曾祖父向文簡是太宗、真宗年間的宰相,慈聖乃是平南唐的曹彬孫女。而莊肅皇后,亦是名將高瓊之後。無論哪一家,都是文武兩班頂尖兒的一批人。”
“那現在怎麼辦?”雲娘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