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緊張,還有些激動。

卻又在想著,這才是我應該在的地方。

不論對與錯,果然只有做事,才能得到更多人的承認,眼前的這一幕,讓他更加確認這一認知。

做錯和做對那只是才能問題,做與不做卻是立場問題——這是陳。良才從韓岡的長子韓鉦嘴裡聽來的原話,儘管並不是針對現在這樁事,但用於今日,卻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相比起才能,立場更加重要。

他與韓鉦打過幾次交道。雖然韓鉦放棄了參選國會議員——以韓岡的地位,和他韓岡長子的身份,任憑韓鉦在關西哪個州府,都能輕易被選為大議會的成員——但在關西的議員們前往京師之前的幾次集會中,陳。良才與

之前是做錯了,竟然想用錢去收買報社,自己也是給那幾個江南子繞糊塗了,才自以為是的掏腰包。但這是為了幫助大議會解脫危機,是為了韓相公挽回顏面,不管做對做錯,態度上是絕沒有問題。

韓相公那邊,也肯定沒有因此把自己打入另冊,否則就不會讓妻子祖父帶來他的指示。

現在依照韓相公的指示,只要這件事辦好了,法案順利透過,那麼名聲大噪的他,日後就是陳。良才陳議員,而不再只是曲侯孫婿。

法案的字數並不多,兩千餘字,為裝幀方便是單面印刷,摺頁裝訂,前後也就十頁,讀書快的人,一目十行,很快就看完。

這時候,下面的議員,有的人已經看完了,抬起頭來望著陳。良才,臉上無不是詫異之色,一個個欲言又止。很快越來越多的人抬起頭來,盯著陳。良才。每一個人的臉上都顯著疑惑,只不過田腴還沒有發話,都不敢開口詢問。

陳。良才平心靜氣的回應著這些目光。剛才他也草草掃了一遍檔案內容,與他之前跟田腴商討過的內容沒有區別。只不過跟外面的傳言有著很大的距離。

雖然不知道外界的傳言,是那位跟自己有著同樣想法的李格非李議員的主張,還是這邊田腴田誡伯先生故意惑亂視聽的結果,但陳。良才確信,自己的這個議案,比起傳言,應該更加輕鬆的得到透過,不用經過太多坎坷,也不需要太多辯論。

如果李格非李議員的提案是傳言中的內容,那就太好了,那樣的提案牽涉太多,甚至可能會被歸入重點議案中,變得需要太多的議員贊同,硬生生的提高了透過難度。

陳。良才太想獨享這份榮光,一點也不想分給他人。

“看來都看完了。”看到幾乎所有人都抬起了頭,田腴終於開口,“我之前已經把這本草案送去章康時那邊了,他那邊李格非的議案也遞到了我這裡,內容差不多,只是由誰來掌握新聞審查權這個區別……”

田腴話聲突的一頓,人也抬頭向門口看過去,陳。良才跟著他抬起頭,只見兩個熟面孔的田腴的伴當各捧著一摞書冊進來,看裝訂就是議案草案的模樣。

“嗯,對陳。良才議員的提案有疑問的一會兒再問,”田腴點著頭,示意兩個伴當將草案放在桌上,“我還有一個議案,大家仔細看一看。”

詫異的神情,這一回出現在陳。良才的臉上。他半張著嘴,眼睛在田腴和兩摞草案之間來回轉著。

眼下的急務難道不是他的新聞審查法案嗎,田腴這又拿出了一個法案,這是要鬧什麼?

難道田腴又有什麼新想法,跟他和李格非都不一樣想法?!

……………………

“李格非? ”

巷口處,盛陶盯著那騎手的背影轉過街角,方才放下車簾。

前面的背影這幾日剛剛見過,不會錯認,但……那舉止真不像是李格非。

馬背上直得略顯過火的挺拔姿勢,在述說著主人的興奮和得意。有別於往日會面時的謙恭沉默,更不似他近日過街老鼠一般的國會議員身份。

就在前日,文安堂前,兩人打了個照面的時候,幾句寒暄,盛陶就只聽見李格非在嘆氣。

大議會自召開後的一幕幕鬧劇,讓八百議員的身價,就像大相國寺交易的勝利國債,瀑布一般下跌。國債那是即將到賬清還,朝廷又沒有像謠言中增加償付,依然得迴歸原本的價值。而議員們的身價,自然也跟著一起跌落。

在盛陶的印象裡,李格非一向是寡言的,謹小慎微的。許許多多曾經受過韓琦的恩惠,依然願意安陽韓家,官吏中,李格非的進士身份很是特別。尋常進士絕不可能放棄自己光明前途去參選議員,甚至連韓忠彥都不敢提這樣的要求,明擺著要把心腹變成仇人。偏偏李格非選擇了這條路,讓盛陶大感驚異。最近的事,李格非到底後不後悔他的選擇,盛陶覺得,答案應該是肯定的。但這個問題換到現在來問,肯定又變成否定的了。

‘春風得意馬蹄急啊。’盛陶輕輕搖了搖頭,放下了車簾。

新聞審查法案,夜裡乍聽到時,還以為是謠言,盛陶他根本就不相信。

朝堂之中,要約束報紙的呼聲不是一日兩日,也不是一人兩人,要不是京師報社實質上是掌握在宰相們的手中,那些到處亂竄的記者,早就被套上籠頭了。可既然報社在宰相們手中,誰敢在虎口中奪食?放在路邊上都沒人敢撿。

但很快就聽說記者們在街上亂竄,讓這個傳言多了幾分可信。

議會的確是很有可能提議約束報社,不過也只會是可能。

議員裡,有很多人還是很顧及自己的名聲。因為新聞中對議會和議員的攻擊,有兩三個相熟的議員都跟他透露,想要辭去議員的位置。沒吃到肉反惹了一身的騷,這對任何一個聽了韓岡的蠱惑,想要在議會中有所作為的成員,都是一個莫大的打擊。

而因此設立新聞審查制度,或許能發洩一口憋悶在胸中的怒氣,但另一方面,也會讓議員們成了士林清議和民間輿論中的反派,說不過就堵人的嘴,沒品且沒度量,議員們的個人評價可就要大大下跌。盛陶估計,會有不少議員個顧及自身清名,而反對這一提案。

兩種結果都有可能,只是不真正到投票時,說不清會是哪一種結果。不過這一切的前提都是要以傳言為真,李格非當真提出了新聞審查議案。而很快,又一個訊息傳來,同樣是新聞審查議案,但提出議案的主角不再是李格非,而是沒什麼名氣、盛陶剛剛知道有這麼一個人的陳。良才——德順軍的議員摻和進了一樁蠢事裡,曲珍為他的孫婿趕往韓岡的莊園去請罪,這件事昨天前半夜才傳進盛陶耳中,沒兩個時辰,這個名字又多了一件讓他記住的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