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暗潮(五)(第2/4頁)
章節報錯
軍官們魚貫而入。
他們總共七十多人,都是在河北戰場上立過功勞的底層軍官,最高的是都頭,最低的是十將,全都是歷經戰事,手上有最少有好幾個斬首的漢子。
韓鍾跟著上了車,安排軍官們的床位,詢問他們的需要。
軍官們沒提什麼要求,對車上的列車員也都和和氣氣,對安排的床位也沒有意見,看不出半點戰場殺人時的兇戾。
一節車廂,中間一條道從前通到後,兩邊是床鋪,上下兩層,一張張的頭尾相連,也是從前通到後。
刀疤青年和胡三被安排在中間的一節上,胡三在下鋪,刀疤青年則選了中鋪。
雖然緊密的兩層鋪位,軍官們躺上去後,最多也只能坐起來,不過比起運送他們北上的車廂,上百人擠在一節什麼都沒有的空車廂中,你擠我我擠你,不啻是天壤之別。
韓鍾一節節的車廂走過來,在每一節車廂裡,都與上車的軍官好好的聊了一番。他們的功勞,他們的出身,韓鍾事前都有所瞭解。
聊起來時,聽到韓鍾將自己的功勞一一列舉,軍官們縱有性子驕傲的,也不期然的為宰相家公子對自己的尊重而欣喜。
在河北軍頂層,對韓鍾爭功的行為很不待見,但在軍中下層,大部分軍官都聽說過宰相家的公子在大戰前請纓上陣,臨戰時都不肯進城躲避,還帶著手底下的幾百人馬,與遼國遊騎連番交戰,甚至還硬拼過神火軍,始終保證了京保鐵路的暢通的事蹟。
是真正上陣廝殺,而不是戰後搶人功勞。這樣的衙內,天然的就讓軍漢們有了親近感。現在又表現得平易近人,軍中人人都感受過世間對軍漢的歧視,但在韓鐘的身上完全感受不到。這當然讓韓鍾很快就博得了這七十多功勳軍官的好感。
“楊兄只帶著百餘人,就突襲了神火軍第三軍的主營,奪了大旗,挑翻了中軍帳,把耶律阿蘇嚇得狼狽而逃,功勞不說,這膽略當真是難有所比,可謂是一身是膽。”
坐在人群中,韓鍾將刀疤青年倍加讚許。這一節車廂裡的其他軍官圍作一圈,對韓鐘的讚許,都連連點頭,沒有任何不服氣。論起功勞,車中的幾十人,他的確是排在第一。
韓鍾也很看好他。七十多軍官之中,也就是這一位的功勞最為煊赫,日後的成就,很可能就是其中最高的。
刀疤青年黯然自責:“可惜一起衝營的一百零三位兄弟,就只剩下八個回來了。我楊弘方如今被說是立了大功,可都是靠了這些兄弟才立下的。”
韓鍾立刻道,“若非楊兄和帳下兒郎奮命,神火第三軍也不會連退百里。要是跟他們面對面的硬打上一仗,軍中袍澤又不知有多少會丟掉性命,幾百,甚至上千都不是不可能。”
“韓管勾說得沒錯啊,不是哥哥你出馬,真的要有許多兄弟枉死了。”胡三叫了起來。
楊弘方——也就是刀疤青年——苦澀的笑了一笑,卻不想再提這個話題了。他反問韓鍾,“韓官人也是要回京嗎?”
韓鍾搖頭,“是去大名繳令,正好順路。”
胡三大咧咧的問,“韓官人你也立了不小的功勞,怎麼就不能上京?”
‘還會說人話嗎?’一群人大驚失色的瞪著他,只除了韓鍾。
“功勞的確是有那麼一點,”韓鍾很謙虛,又笑著,“但你們是去武學上學,我哪裡還用再讀書?”
“上學?讀書?”輪到胡三臉色大變,“不會吧。”
“當然。你不知道?”韓鍾反問,他還以為這個訊息已經所有人都知道了。
胡三如同雷劈一般,“俺還以為要去宣德門誇功耀武的。”
“能抓到遼國皇帝倒有可能,不過那時候肯定不會去宣德門了。”韓鍾笑道,“都堂門口挺寬敞的地,不覺得更合適嗎?”
這一瞬間,軍官們臉色都變了一下,楊弘方緊張的瞪著胡三,唯恐他又說起渾話了。但這高大漢子正抓著自己的頭髮,嘟囔著,“原來是讀書,原來是讀書。”
楊弘方放下了一半的心,踢了他一腳做提醒,問韓鍾,“學習過後呢!還會回來嗎?”
“肯定不會了。”
“應該是要升官的。”
“說不定會調出河北。”
幾個軍官搶在韓鍾前面七嘴八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