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京師(七) (第4/4頁)
章節報錯
包永年在軍事上下了苦功夫了,有一部分論文完全沒有公開,只是在一本密級很高的期刊中得到了刊載。而包永年,就盯上了這部期刊。
銅徽會員,借閱這本雜誌並不會有太多波折,只要正常登記就可以。包永年也是銅徽,儘管專業不對口,但並不影響包永年借閱這本書。
這可以說是學會保密制度中的大漏洞了。
必須儘快加強防衛,補上這個漏洞,還要多查一查,是否還有相似的漏洞潛藏。
至於會不會影響到自己的名望,韓岡並沒有那麼顧忌。
見韓岡久久不語,丁兆蘭心中的不安變得更加濃重了,只是他不知道該如何開口。不知不覺中,心中的情緒就表露到了臉上。
“不用擔心。”韓岡只一抬頭,就看見丁兆蘭焦躁的神情,笑一下,他寬慰道,“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相公說得是。”丁兆蘭恭謹回答。聽到韓岡說為時未晚,他就放下了一半的心。
“沒有確鑿的證據,也不要先給自家人定罪。需要進過調查,再下定論。”韓岡寬厚的說著,這讓丁兆蘭大感安心。畢竟,包永年也可能是被人抓走,囚禁甚至被害。在其無法自辯的時候,安上一堆罪名,即使是普通人都不合適,何況學會的正式成員,還要加上國子監生的身份。
“但還是要考慮到包永年他帶走了那些論文。”丁兆蘭說道。
韓岡頷首,表示同意,“至於可能被他帶走的資料,這的確是一個要一查到底的問題。但是,即使他向北投效了遼國,也不會太大的影響,”他衝著丁兆蘭笑了一笑,“所以不必著急。”
丁兆蘭認真的聽著韓岡的話。
只聽韓岡說,“僅僅是一個人,即使他頂得上五個將,也改變不了國勢上的懸殊。”
這是韓岡一直堅持的觀點。
宋遼兩國的差距是全方位的,人口、經濟、技術和生產力,差距無一不是在數倍和數十倍之間。
即使包永年能夠帶著學會內部的所有資料投奔遼國,也不可能完全彌補這些差距。
“沒看到更多的在《自然》上刊載的論文,多少新式的技術都公開了,也沒見到遼國能模仿出來。”韓岡自信的揚起聲來,“遼國與中國的差別是什麼?是多達十萬的研究者,是高達百萬的工人,是接近兩億的消費者,中國有,而遼國無。這就是差別!”
丁兆蘭立刻被韓岡激揚的話語感染了。
‘是啊!’他想,遼國和中國差距有這麼大,即使包永年帶走了所有的機密技術,遼國也用不上。
“不過……”韓岡又道。
‘不過?’心情激盪中的丁兆蘭抬起眼。
“在戰爭開始前,儘可能的擴大敵我雙方在國勢和軍力上的差距,本就是宰相的工作。”
“廟算!”丁兆蘭反應敏捷的說。
“對,就是廟算。”韓岡溫和地笑道,“所以從這一角度來說,還是要儘可能的阻止遼國得到這些技術。”
即便遼國得到了一些新技術,不會影響國力上的差距,但中國收復舊疆時的傷亡,不可避免的要增加,甚至增加許多。
以至於會影響到了一次、兩次或者更多的會戰的勝負,讓戰爭的結局,推後個幾年乃至幾十年。
這當然就是韓岡要避免的情況。
失蹤的包永年必須要抓到,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這是直接來自宰相的命令。
從相府中出來的時候,丁兆蘭已經被韓岡任命為包永年案專案組的組長,專門負責這個案件。
韓岡還特地紆尊降貴,為他指派來了三名組員,加入到專案組中,而不僅僅是讓他從快班中挑選助手。
當丁兆蘭見到三位老朋友、新下屬,聲音也不免磕絆了幾下,“呃,好久不見。”
老和尚念著阿彌陀佛,小沙彌靈活的轉著眼睛,英俊的年輕人沉默著,三人先後跨過門檻。
真的是好久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