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微雨(12)(第1/3頁)
章節報錯
石橋堡外的郊野上。
遼軍的衝鋒,仗著人多勢眾,一開始就是四面齊上。
宋軍縮小的陣型,使得可接觸面小了許多。但三面戰陣加上列車,都是三四百騎兵迎面而來。
千多人的戰陣,宛如洪水中的孤島,四方洪流洶湧,玄色的騎兵,黃色的煙塵,淹沒了眼前的大地。
列車車廂兩面車門敞開,韓鍾立於其中,遠觀前後,也不禁口乾舌燥。
他曾經聽父親說過,戰陣上口中有唾,拿得穩槍,就是好兵。當時覺得這個標準也太低了一點,可是現在,他都不敢說自己能做一個好兵。
搖頭揮去莫名奇妙的情緒,韓鍾緊張的關注著神機營計程車兵們。
這一個步軍指揮,經歷過滅亡大理的徵南之役,也曾駐留蜀地,剿滅當地蠻夷,平均每個士兵參加過的戰鬥次數都在五次以上。都頭以上的軍官更是戰功累累,即使幾個年資淺薄的武學畢業生,也是在外立了軍功之後,才得以掉進來任職。在神機營每年的操閱中,這個步軍指揮總能排在最前。
可以說這是大宋五十萬禁軍之中,最精銳的幾個指揮之一。包括韓鍾在內,許多人都相信,即使是羽翼宮室的班直,真要廝殺起來,也不是他們的對手。
要不然也不會被派到定州路,要不然也不會被派到韓鐘身邊。
五百人結成了一個單薄的三面軍陣,三面都迎來了遼軍衝擊。
一開始的五部遼軍,此刻只剩下三部。但這三部遼軍的配合比預計的還要嫻熟。
圍攻四面的四支騎兵來自於兩支不同的隊伍,各攻一面互不干擾。最後一部在後面緩緩逼近,看起來是壓陣,其領軍之將的地位,應該比其它幾部都要高。
最近的敵人已經接近到半里之內,但他們卻彷彿根本沒有看到一樣,已經上好膛的長槍,還抗在肩上。沉默的像一尊尊石像,絲毫不為敵人動容。
韓鍾緊緊的攥住了拳頭,竭力忍下越俎代庖的衝動。
他強行告訴自己,指揮使到現在還沒有發令,肯定有他的原因。但作為一個自負才智的聰明人,總有一種衝動,想將一切能夠掌握的事物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三五秒後,距離繼續縮短,一百五十步,遼軍騎兵的盔纓愈發紅得刺眼,韓鍾抬起眼眉,正要開口。
滴、滴。兩聲短促的木笛響起。
嘩啦一聲,四百多支長槍齊齊離開了主人的肩膀,修長的槍刺斜斜上指,凝固的軍陣瞬息間改變了模樣。宛如鷹隼將擊,蓄勢待發。
遼軍依然前衝,轉眼已近百步。
滴——滴!
木笛聲一長一短,斜指的長槍齊刷刷的放下,槍口前指,鋒刃如刺。
整齊劃一的動作,展露出了常年日久的訓練的成果,作為最為精銳的神機營指揮,其實力也在這一刻得到最真切的體現。
依遼軍的衝鋒速度,再有幾秒鐘,便會進入最佳的攻擊區域,火槍手們的右手食指都已經搭在了扳機上。
七十步。
蹄聲已如狂雷連閃,轟轟的不絕於耳。腳下的土地也在不安的顫動著。
滴——
的又一聲長音。
所有步軍指揮的成員都屏住了呼吸,因呼吸和心跳而導致小幅移動的槍口,穩定了下來。只待最後一個命令。
可就在就要進入五十步的時候,滾滾而前的契丹鐵騎突然向外偏了過去,就像奔騰向前的洪水忽然遇到了一條方向偏離的河道,順著河道奔流而去。而且是三支,同時向左,避免了自相沖擊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