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驟風(五)(第2/3頁)
章節報錯
太快了!
側面受風的青州號,些,如果保持現在的速度和距離不變,將會是青州號的左舷上的五十門火炮直接瞄準己方最左翼的兩艘巡檢船,最後從北面揚長而去。
要是給青州號輕易吃掉了兩艘戰船,再輕易逃竄,他這個伏波將軍就不要再見人了,更有可能,是不能再見人了。
“圍起來,別讓鹿跑了。”
耶律洪達掩住心中不安,狀似閒然的發號施令。船艏船艉和桅鬥上,三名旗手開始揮舞著手裡的訊號旗。
十六艘戰艦分作三組,先後轉向,撒開一張大網,向主動撲上來的青州號籠罩過去。
……………………
自青州號開始轉向,用自己的行動,表明了一較高下的決心,明顯地表現出了戰鬥**,對面的遼艦也很快就有了相應的對策,諡號沒有退縮,同樣升起所有船帆,更放下了船槳,用最快的速度迎了上來。
在楊從先的千里鏡中,十六艘敵艦分成了三組,其中兩艘將軍級戰列艦和兩艘巡檢級稍稍拖後,而其他兩組皆是巡檢級,繞前堵截的一組有八艘。剩下的一組四艘,則負責抄截後路。
除非青州號立刻就掉頭撤走,否則稍一遲疑,就沒有了安然撤退的機會。
“是耶律洪達出來了?”楊從先毫不意外的問著。
付德昌點頭,“伏波將軍號上有他的將旗。”
“遼國海軍裡面,也就只有他還算得上是一號人物。”
“可惜他遠不如太尉,船也不行。”
海上跑船的漢子,行事風格一向粗糙,馬屁也是如此,楊從先聽得笑了,“船不行倒是沒錯。”
他仰頭頂上遮蔽了半幅天際的巨帆,發自內心的感嘆“差太多了。”
十三丈!為了設計能達到這個高度的硬帆,帆布和支架的材質,製造工藝,結構設計都下了大力氣去改進,升帆降帆都是用專門設計的滑輪組,十來人就能操作一面帆的升降。光是投入的資金就高達上百萬貫。
無論戰艦順風逆風,都能輕易地藉助風勢。
當五面主帆全部升起,再張起船艏帆,龐大如山丘一般的戰艦,能達到讓一干老水手瞠目結舌的速度,輕而易舉就將老式的巡洋艦拋到腦後。
帆索長正大聲的指揮著五根主桅下的操帆組,不停地調節每一面主帆的角度,儘可能的不浪費每一絲風力。
雙方艦船之間的距離飛速縮短,但海上距離實則遠,進入船上火炮最大射程的時間,還有兩刻鐘。
臨敵的預案不知演練過了多少次,付德昌下達命令之後,細節上的指揮,都有各部分的軍官來執行。
儘管是第一次面對大規模的敵軍,但在一干經驗豐富的軍官的彈壓下,水手們還是很好的回憶起了平日的經驗,並沒有顯得過於慌亂。
有了一干得力臂助,臨敵在即,付德昌竟閒了下來。
上有條不紊的預備,楊從先微微的點了點頭,作為北海艦隊的門面,青州號臨戰時的表現足以讓他滿意。
“有把握嗎?”楊從先問。
聽問,付德昌像是想到了什麼,回身向楊從先行了一禮,“還請進太尉進艉樓。”
楊從先眯起眼笑了,卻有絲毫笑意,“……嫌老夫在這裡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