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廟堂(三)(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用上朝,不用早起,每日的都堂會,巳正才開始,議政會議十日一次,對於宰輔們來說,他們的日常生活可以變得十分舒緩悠閒。
李承之已經習慣了天亮後起床,悠悠然然的吃完早飯,然後見一兩個客人,再乘車去都堂。
如果哪一天,李承之他回到寅時就要起床的時候,他也想造反了。
每天早上,李承之會接待的客人,重要性不好說,但肯定是他不打算用太多時間接待的。
今天約好時間上門來的,是太常禮院韓忠彥的親信門客。
韓忠彥是韓琦之子,議政而已,在朝中並不得志——如果是從他的根腳來看。如今正在走李承之的門路。
李承之有意利用韓家的人脈擴張自己的勢力,但韓忠彥最近的請託,卻讓李承之難以接受。
“非是我不欲助師樸。實是師樸所薦的王巖叟為章相所厭,如何做得了議政?”
王巖叟曾為韓琦門人,韓忠彥欲舉王巖叟入議政,自然是有他的私心。
李承之對此自然是連番推脫,一方面王巖叟不得章惇之喜,另一方面,李承之也不願意看見韓忠彥反客為主。
那門客聽到李承之的拒絕,並未現出難色,看起來反而是在他意料之中。
“聽聞章相意欲以宰相兼樞密。”門客輕聲說道。
李承之臉色微微一變。
都堂是兩府合衙辦公之所,同時也讓宰相的手腳理所當然的伸進了樞密院。
如今軍國大事,宰相皆有與議,宰相要兼任樞密使,京師中早就有所傳言,甚至過去這些年,都有不少下面的小臣上書,請求宰相兼任樞密使,從中搏一個富貴。不過這麼些年,兩位宰相卻始終沒有真正動手。
但最近,傳言不再是傳言。
韓岡即將離任,章惇意欲統括軍國之事的意志也愈加強烈。
李承之也從韓岡那邊聽到了一點訊息,說是宰相兼任樞密使,是其干預軍事名正言順,但在樞密院處理日常公事的,還是獨任其職的知樞密院事,而不是東府官員。
這是韓岡打算未雨綢繆。避免日後衝突,先讓出一步。承認本就已經是現實的宰相干預軍事的事實,再劃下一個道道,以防日後章惇再得寸進尺。
另一方面,也是要與章惇進行交換。確保日後宰相儘管大權獨攬,也必須受到大議會的牽制。
按照李承之的推測,日後東府設二相三參,繼續延續如今的局面。而樞密院中,排除授予武將的同籤書樞密院事一職外,還有五個職位。
樞密使,知樞密院事,樞密副使,同知樞密院事,籤書樞密院事這五個位置。其中的樞密使,就由首相兼任。次相只管東府,不問西府事。
李承之對此是不滿意的。不過他自問隱藏得很好。不管是對日後都堂變化的預測,還是本人的情緒,都隱藏得很深,不覺的有人會看出來。
可是,今天的這位來自韓忠彥門下的賓客,卻在試探於他。
是韓忠彥已經得到了訊息?他什麼時候知道的?
李承之心念急轉,變化的臉色已經回覆了正常,漫不經意的瞟了一眼,“哦,竟有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