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火苗微弱的小蠟燭,被小心的放入燒瓶之中。

幾乎就在同時,蠟燭劇烈燃燒起來。燭芯噼啵作響,隔著透明的玻璃,散射出明亮的光芒。

一人驚喜,“氧氣!”

一人興奮,“氧氣!!”

一人穩重,“別急,要確實證明。”

同樣的接收裝置收取下來的氣體,被裝進新的燒瓶中,

細長的藥勺將黑色的鐵粉投入其內,用火一逗,竟也嗤嗤燃燒了起來。

“氧氣!”

“氧氣!”

“……”

又一支收集好氣體的燒瓶,帶著火星的木炭被丟了進去,一瞬間,就化為一團火焰。

塞上軟木塞,木炭很快燃燒乾淨,將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燒瓶,稍稍晃了一晃,透明的瓶壁,立刻就變成渾濁的乳白色。

一隻手將渾濁的燒瓶高高舉了起來,“這是氧氣!”

坐著、站著,總計差不多有百多人的大廳裡面,無人否定這個論斷。

炭氣——木炭,石炭,油,紙,木,只要是含碳的材料,燃燒過後就會產生的氣體——透過澄清的石灰水,就會生成石灰。這是自然學會的會員們人所共知的事實。

宣講人,也是實驗的展示者,用三個實驗,清楚的證明了從從實驗裝置中收集來的氣體,確定是氧氣。

坐在最前面的老人率先起身鼓掌,然後帶動了整間大廳內來的所有與會者紛紛起身。

氫氣燃燒會產生水,這是很早就被確認,在場的許多人,都做過這一實驗。

但反過來,將水分解成氧氣和氫氣,卻一直沒有人能夠成功。

直到今天,一位學者,拿著他自己所設計的試驗裝置,向在場的所有人,做出了證明。

利用電池——電學這一處於研究最前沿的課題中的子課題——對水通電,然後透過特製的玻璃管,將產生的氣體蒐集起來。

其中一個電極產生氧氣,另一個電極產生氫氣——在氧氣實驗之前,宣講人已經同樣用三個實驗證明了那是氫氣。

分解水,證明水的非單質性,是自然學會內部公開徵求證明的,二十多個懸而未決的問題之一。

如今終於有人透過電池,證明了水並非是單質元素,而是氧和氫結合而成,其結合的比例,是一比二,也就是一份氧和兩份氫,可以生成一份水。所以水分子的分子式也就可以確定了。

這個實驗,直接推翻了古人的論斷,足以榮耀一生。

一直都很冷靜的做著實驗的宣講人,這時候也忍不住心中激盪,眼角淚花隱現

掌聲中。最前排的那位老人走上講臺,來到宣講人的身邊,全場都安靜了。

那位老人,是大宋群臣之首,平章軍國重事的蘇頌。

走到已經激動得說不出話的宣講人身邊,蘇頌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後回過頭,面向所有人。

“十一年前,我們發現了氫氣。”

蘇頌的聲音中氣十足。

“八年前,我們確認了氫氣燃燒會產生水。”

在座的人人點頭,他們其中許多人親手做出實驗,顛覆自己身邊人的觀點。

“三年前,我們又透過實驗,確認了氫氣和氧氣燃燒,只會產生水,確認了氫元素是水的組成部分。”

是的,許多會員都是在這個實驗上,明白了為什麼結論必須嚴密。

這一個實驗是上一個實驗的延伸,但上一個實驗,卻不能代替這個實驗。

“而今天!……來自陳留的夏興言設計的新實驗,從反方向證明了水由氫和氧組成,並且完全可以確認,這個比例,是二比一!”

再一次,掌聲轟然響起,為蘇頌的發言,為夏興言的發現,更為這個突破性的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