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為日覓月議乾坤(13)(第3/3頁)
章節報錯
趙煦曾想過,遲早有一天要將真相揭露給世人,洗脫身上的冤屈,讓世人明白誰才是真正的兇手。
但現在還沒有到哪一天,來自太后的催促,是趙煦所不敢忽視的。
彷彿張開大嘴的青竹絲,又彷彿亮出尾針的黃蜂,面對太后的質問,趙煦的雙唇已全然不見血色。拳頭握緊又放開,低下去的面孔有著這個年紀所不該有的怨毒和猙獰。
他想說一句朕要親政,卻怎麼也開不了口。到了嘴邊的話,竟變成了,“孩兒尚年幼無知,又未成婚,並非親政的時候。”
話聲從牙縫中擠出來,旁邊的小黃門聽見,立刻放聲傳達了出去。而趙煦也彷彿失去了所有的氣力,一時間癱軟在御座上。
……………………
章惇十分遺憾。
趙煦這個歲數,正是年輕氣盛,愛鬧彆扭的時候。現在為群臣凌迫,發脾氣的可能性自是更高一點。
只要他敢說一句請太后撤簾或是朕要親政,不孝的罪名,立刻就能加到他的頭上。
沒想到他這一次會這麼知情識趣,章惇眼中有掩藏不住的遺憾。太后詢問趙煦自己的意見出乎意料,可如果趙煦鬧起脾氣,倒是能徹底解決了他,但現在,卻是要多等些年了。
只是眼角的余光中,章惇發現,韓岡的眉心微皺,顯是對這一結果並不滿意。
……………………
韓岡還是想透過臣子們的選舉得到結果,而不是因為皇帝自己想法而繼續垂簾。
可惜,太后的無意之舉,破壞了這一次重挫皇權的機會。
趙頊和趙煦兩父子給了他太多機會了,要不然不會有重臣議政,不會有廷推,韓岡只會盡力去推動技術的進步,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將變化交給未來,而不是主動去改變政治制度。
但不知是幸與不幸,在幾次變故中,不想放棄機會的韓岡,走上了一條他早年完全沒有打算走上的道路。
現在,已不可能再回頭的他,也只能繼續走下去了。
他望著臺陛之上。
不管對手是誰,也不管前路有多曲折,也只能繼續走下去了。
……………………
呂惠卿已回到了驛館中。
但他進門後,上來奉承的官員一個都沒有,份外讓人體會到孤家寡人這一現實。
呂惠卿自嘲的笑了,等到今天在殿上發生的一幕傳揚開,身邊怕就是更蕭索了。
但呂惠卿笑得很開心,
失敗了?
不,成功了。
經過今天的事,天子和太后之間的嫌隙越發的深了。
這才是他日後立足朝堂之本。
只要再稍等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