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韓岡偏偏要弄出一個大議會來,蒲宗孟立刻就在其中看到了一線生機。

今天回去就辭官,回鄉掙一個議員身份。

蒲宗孟確定,莫說閬州鄉里,就是利州路上也沒出過什麼人物,沒人爭得過自己。

不過在這之前,蒲宗孟希望,大議會議員的分配問題,還有具體的選舉辦法,能夠早點確定下來。

至少得告訴自己,哪裡才有大議會議員的名額,否則即使回到家鄉,僅僅拿到一個州議員的資格,又有什麼意義?

……………………

蒲宗孟是翰林承旨,離韓岡的位置就不算遠。

有些話,韓岡沒注意去聽,但還是直鑽向韓岡耳朵。

看得出來,蒲宗孟又有了一股子不知從何而來的底氣。

“此人絕非慷慨赴義之士。”

聽到王安石的評語,韓岡笑了一下,蒲宗孟是什麼樣人,大家都清楚。回頭道:“今日多謝岳父。”

王安石話聲喑啞,“本以為玉昆你會順水推舟。”

他也把蒲宗孟跳了過去,這等小丑,本不足多論。

“開封府怎麼可能甘心與邊地小州平起平坐?南方又怎麼可能不拆臺?”

王安石搖頭,“玉昆,世上不缺聰明人。”

韓岡道,“小婿只怕聰明人不多。”

韓岡很想立刻就定下各州兩人的大議會議員的方案,可現實不允許,即使一時透過,日後也會被推翻。

本來就是拿出來討價還價的東西,同時也是統合北地人心的機會——這一點,能看得出來的人很多,尤其是之前韓岡沒有趁機把他的方案敲定之後,沒有多少看不出來的,可在爭奪議會席位的時候,北方人又能依靠誰?

……………………

“大宋四百軍州,總數四百一十七,每州兩人,那就是八百三十四人。即使不用韓相公的提議,議員的數量也不會更少。”

聽到周圍低聲的議論,宗澤揚了揚眉梢,這是個有見識的。

從來都是增官易,削官難,官員數目越來越多,又有幾個能削掉的?韓岡把八百議員的數量亮了出來,誰敢減到七百九十九,那就是天下有志士夫的公敵。

“謀不可決於眾人,八百議員就是八百張嘴,萬一有什麼事要做決定,還不是要磨破嘴皮子。”

‘這就差得多了。’宗澤心道。

在京的議政總數不過三十七人,少而精,人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和立場,若哪位宰相有什麼事要透過議政會議來決定,除了幾位親信、同黨之外,至少要另外再說服五六人,才能湊足十八張選票。

而議員多達八百,一張選票的價值就大大降低。且八百議員來自各方,最後只可能依照地域抱團結黨,到時候只要聯絡好幾個首領,就能保證拿到半數以上的選票。

“治國當以中平安穩為上,何故興事,若無這大議會,難道宰相就能做反了?”

“宰相手握軍國之重,若無牽制,必有傾覆之患。太祖豈非大周忠臣?與其寄望於宰相的忠心,不如其在履行治國之權時,時刻受到制約,無法反叛。宰相權重,形同天子,但想成為宰相,必須得到大議會半數以上的贊同,除非天下士大夫皆被其欺瞞,否則奸佞之輩,再也無法高居廟堂。”

說胡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