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歷歷新事皆舊史(四)(第2/2頁)
章節報錯
宗澤心中一凜,“當不至於此。有官府……”
“汝霖!”韓岡打斷了宗澤的話,“當往最壞處做打算。我曾聽說過西域的一句諺語,麵餅總是塗了肉醬的那面先落地。”
“下官明白了。”宗澤一瞬間的惶惑之後,又恢復了冷靜,斬釘截鐵的說道,“但下官會竭力阻止事態惡化到那般田地。”
“相信汝霖你一定能做到。”韓岡展顏笑道。喝了口水,他又道,“如今鐵路縱橫如阡陌,千里之行只需數日。日後穿州過縣的賊人將會越來越多。像這一回的煽惑、縱火的案子,只靠一州一縣,要破案著實不容易,甚至交給一路都吃力。若是有人沿著鐵路犯案,從揚州行到定州,這樣的賊子憑現有的人力怎麼抓?”
……………………
躺在搖晃的床上,宗澤久久沒有入眠。已經在南下的路上,他還在想著韓岡早間說得那些話。
尤其是最後,韓岡透露了要設立新衙門的打算,很有可能要在維持鐵路治安的軍隊之外,增設一個專一用來捕盜的衙門。那時候,追捕江洋大盜,可就是由這個衙門,在各州縣和提點刑獄司的輔助下來進行。
不知道到時候,會被人怎麼說了。
宗澤暗歎道。
就像這一次的事。韓岡剛剛推動朝廷頒下鼓勵工業的詔令,突然間就出了漏子,必然會有人開始攻擊韓岡的政策。宗澤匆匆南下,便是要解決這個問題。
宗澤很明白,這些攻擊,只要他把差事辦好就能解決了。把他派去江南做什麼?就是把幕後黑手挖出來,然後將責任全推到他們身上去。至於那些殘苛貪婪的工廠主,韓岡也給了他處置的權力,要不然也不會多費唇舌說了那麼多。
這也是改制帶來的問題。儘管韓岡沒有明喊著變法、改制。但在不知不覺間,韓岡已經將制度改變了很多。
宗澤就在韓岡身邊,對此看得十分清楚。甚至還聽韓岡說起過,他對城市與農村的看法——韓岡當時使用的詞彙很陌生,但宗澤的確是聽懂了。
一直以來,農村與城市在經濟上最大的區別,便是一個是生產者,一個是消費者。
城市雖富,可財富皆來自於四方田畝。尤其是開封,富麗甲於天下,但百萬軍民,皆仰食於江南,文武百官,俸祿皆來自於四方。
但隨著開封府的工業開始展,鋼鐵、玻璃、等產業佔據了各自大半市場,來自於工業上的財政收入,其實已經過了開封府界之內的夏秋二稅,與包括鐵路印花稅在內的商稅一起,佔據了總稅賦的近八成。
這一方面有開封府界內的田土多屬於世家大族,稅賦本少的緣故。另一方面,也的確是開封工商大興,遠過舊年。十年間,開封稅收增長兩倍有餘,單單隻靠田畝兩稅,怎麼也不可能有如此迅猛的增長。
但在韓岡眼中,舊日的財政體系,已經不能適應日漸繁盛的商貿體系,甚至連政治體系,都遠遠跟不上時代的變化。
“開封府內,以六曹治民,以兩廳理民,以三院安民。但鐵場戶口,不在開封府內。”
這是前段時間,韓岡私下裡對宗澤說的。
來自於鐵廠的稅賦……朝廷壓根就沒收過鐵廠的商稅。鐵廠的盈利,直接就送進國庫了。要研,要改建,要增產,決定權都在朝廷手上。收稅?那朝廷要虧多少錢?!
宗澤知道,韓岡對此一直都有想法。可韓岡到底要怎麼改變,宗澤並不清楚。
他只知道,這個天下,就像他現在乘坐的列車,已經在韓岡設定的軌道上跑得越來越快,快得無法再停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