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相關 《宰執天下》同人:良相良醫(第2/2頁)
章節報錯
蔡老爺決定了,要是這張氏不能說出個子醜寅卯來,等小子生下來了,一定要打她一百小板!
“這是行規,老身這一樣,替人接生,大凡要動用鉗子,必然要這產婦的家人下人,先拜玉昆真人。”張氏覺得眼前這老爺的反應未免太大了一點。不過,為了孕婦著想,她的職業精神讓她覺得還是應該履行告知的義務。“動鉗子,拜玉昆。普天下的規矩,都是這樣子的?”
還要拜這灌園小兒?!蔡老爺覺得自己都要暈倒了。
“為何要拜這……這韓玉昆?”蔡老爺長長吸了一口氣,好讓胸中的翻滾平靜下來。
“好教老爺知曉,皆因小夫人難產,要動鉗子了。”張氏急忙開始解釋。原來自從這韓岡韓玉昆十多年前發明了產鉗之後,經過官方和民間的努力,很快就普及開來。從此,大宋境內因為難產而死的產婦,大大地減少。那產鉗一出,基本就沒有難產的了。小小一個鉗子活人無數,那韓岡的名氣,連同他孫醫聖弟子的身份,更是傳遍了大宋,被看作是萬家生佛,村夫愚婦們甚至背地裡叫他“玉昆真人”。
但產鉗用得多了,穩婆們開始發現一宗不足之處。就是如果用力不好,或者鉗不到正處,生出來的小兒,或多或少會有呆傻的毛病。雖然此等毛病出現的機會很少,但總是不美。
於是就有那聰明的穩婆,想出一個主意,讓那產婦家屬,在動鉗子之前,拜玉昆真人的畫像。大夥兒都覺得,既然這產鉗是玉昆真人所造,拜了他的畫像之後,他受了咱們的香火,自然會勒令產鉗大仙不要淘氣,讓產婦母子平安,生下來的小公子必然能封侯拜相云云。
於是這些年來,中原之地的穩婆圈子,便形成了一個習俗:接生的時候,能不動產鉗,最好還是不用;萬一要動了,動之前最好還是要先拜玉昆真人的畫像,祈求一個安心。
“玉昆真人乃是孫思邈孫醫聖的隔世弟子,如果要動鉗子,就一定要拜。否則老身不保證……”張氏語氣雖然恭敬,但話中的意思,卻是誰都可以聽懂。
“你!”蔡曚真想把眼前這婆子吃掉。但耳朵裡聽到產房裡小妾的痛苦呻吟,心裡沒由得一軟,只是猛地一跺腳,氣得說不出話來。
“還請老爺趕快決斷。”張氏跪伏在地上,低聲催促。“快三個時辰了,小夫人已經……”
“罷了罷了,就由他得意一次罷!”蔡曚低聲吼叫,心裡總算明白什麼叫做“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為了血脈子嗣,少不得再向那灌園小兒低頭了。“好吧,該怎麼拜?快說。本官拜就是。”
於是在張氏的帶領下,蔡府後院中的上下人等,依照尊卑貴賤,一起拜倒在韓岡韓玉昆真人的畫像前,好不情願或者隨大流地,都重重磕了三個響頭。
然後張氏才收起畫像,拿著鉗子進了產房。片刻之後,一聲嬰兒的哭聲,響亮至極地傳了出來。蔡曚蔡刺史這才長長鬆了一口氣,擦擦額頭上的汗,覺得自己方才受到的屈辱,也算是值得了。
我的兒啊,爹爹我為了你,可是向仇人低頭了。日後你一定要中個狀元,執掌政事堂,開府儀同三司,把姓韓的狠狠踩在腳下,這才不負爹爹我今日之辱。
但他的高興,馬上就變成了沖天的怒火?
“怎麼是個小娘?不是說是小子嗎?!!!”蔡老爺怒髮衝冠,用最可怕的聲音質問穩婆張氏。
“未生出來的時候,誰又說得準呢?”張氏可不覺得自己理虧了。“都是隔著肚皮猜,猜錯了也是尋常。”
接著還不知死活地補充了一句。“幸虧動了鉗子啊,否則這千金足足有八斤,可怎麼生出來呢?平平安安就是福,回頭還得拜一次與昆真人。”
“灌園小兒,欺人太甚!這賊廝鳥!氣煞我也!還我兒來!還我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