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很想知道,我為什麼會被他派遣來。”吳炳坤腦海裡想起宋志超那張最多十八歲稚嫩的臉,連他自己都有些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那麼聽這個年輕人的話。

阿美不再問了,因為她已經知道了答案。

等吳炳坤帶著合同離開以後,阿美看了看那三萬塊錢,又從自己的口袋摸出那張刁佳華交給自己的“救命”字條,想一想,最後揉成團,丟進了腳下的垃圾簍內。

此刻,咖啡廳內正響著港臺歌手王傑的那首《一場遊戲一場夢》

“不要談什麼分離

我不會因為這樣而哭泣

那只是昨夜的一場夢而已

不要說願不願意

我不會因為這樣而在意

那只是昨夜的一場遊戲……”

……

凱撒歌舞廳,總經理辦公室內

宋志超脫掉西服,只穿襯衣,張開雙臂,姿態非常悠閒地站著;下面,一個十七八歲,面板微黑的小姑娘單腿屈膝,正拿著皮尺模樣認真地給他的腰圍量尺寸。

沒錯,作為新晉總經理,宋志超打電話叫來了專門定做西裝的師傅,來給自己做一套合適的西裝。

本來宋志超是不想這麼麻煩的,但是一天到晚總是穿那套紅色的“二手貨”西服,還是讓他有些感覺彆扭。

前世的時候,宋志超私人衣櫃內的衣服足以開一場聲勢浩大的名牌服裝展覽,這一世卻只能穿廉價的二手貨,這讓他內心多少有些不平衡。

黑面板女孩是西裝師傅的徒弟,名字很好聽,叫“寶霞”;姓什麼,宋志超也沒問,因為這個女孩是個啞巴,不過這個啞巴姑娘和別人不一樣,她雖然啞,卻不聾,能聽得懂別人說什麼,只是不會講話。

啞巴姑娘其實長得蠻漂亮的,面板雖然有點黑,眼睛卻很大,尤其幹活很認真,從她拿著皮尺幫宋志超量尺寸就能看得出來。

啞巴姑娘寶霞的師傅姓羅,在潘禺縣城開了一傢俬人訂製的西裝店,名字叫“月桂西裝店”。

羅師傅的祖上也是做西服的,他老爹當然也姓羅,綽號叫做“羅三炮。因為此人平生喜歡三樣東西,“食煙炮”,“車大炮”,還有“打水炮”。

羅三炮做西裝的手藝不錯,解放前在SH開店,還給那個時代的三大亨做過衣服,杜大亨還誇過羅三炮的手藝是“巧奪天工”。

可惜,羅三炮沒把自己的手藝全部傳給自己兒子,就因為食煙炮過量一命嗚呼。作為他的仔,羅師傅又捨不得丟棄家業,就從SH漂泊到了這南粵來,歷盡艱險,終於站穩腳跟,開了這麼一家西裝店。

原本這家西裝店的生意很好的,逢年過節就會有很多人蹬破門檻來訂做衣服;可是隨著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很多國內和海外的百貨商店如雨後春筍般崛起,再加上各種品牌西裝瘋狂湧入,直接就把羅師傅的生意給搶走了一大半。

現在訂做西裝的人少了,踏破門檻變成了門可羅雀,為了討生活,搞活生意,“月桂西裝店”就不得不主動跑腿去外面接一些私活兒。

這次宋志超傳信兒說要訂做一套一百五十元的高階西服,在羅師傅看來這可是一門大生意,搞不好這個月就靠這筆生意過活了,畢竟一百五十塊可不是一個小數目,於是就委派自己的女徒弟寶霞姑娘過來給宋志超量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