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不見了,夜王不在,襄王也消失了,還有逸王,倒是多了幾個大部分朝臣都不認識的穿著王服的人。

左側第一位依舊是坐著輪椅的攝政王,攝政王的下位則是平王,平王是文王啊,怎是坐左側?

而右側的首位,卻成了一頭銀白的賢王,賢王的下位,竟然站著個十來歲的孩童?

這。。。

當皇上的一前一後兩道聖旨出來時,眾人終於明白,原來那位就是大皇子一直藏於宮中的那位一直不被皇上重視的皇長孫。

廢太子另立新太子,怎麼不是另立皇子而是越過了皇子改立皇孫?

但這個時候,傻瓜才會出口去問這個問題,沒看到現在朝中所站的皇室中除皇上外最大的是攝政王與賢王嗎?

沒聽說大皇子的遺腹子被賢王接走撫養了嗎?

那就是說,皇長孫的背後是賢王,也就是攝政王!

至於皇上是真的不在意皇長孫,哦不,現在應該稱為太子。至於皇上是不是真的不在乎太子,這誰又說得清,帝王的心思別去猜,也許皇上以前的不重視是在保護皇長孫呢。

這個朝上得眾臣那叫一個心驚膽戰。

廢太子另立,太子不住太子宮依舊住在賢王府,由賢王與平王一同教導。

罷幽王世襲之權圈於宗仁府,終生不得出,幽王府一干人等全數貶為庶人,幽王府收回,幽城由平王接手。

這就難怪平王是坐於左側了,幽城可是有二十萬兵馬,也就是說,平王現在已經是個真真正正的武王,那自當是坐於左側。

廢太子手下的大理寺掌事之權收回,大理寺不再設掌事,等小太子年滿二十時再交於太子之手。兵部掌事之權移交於尊王爺之手,刑部掌事移交於果親王之手。

在這裡要說下果親王此人,果親王乃皇上最小的弟弟,擺行第十一,但果親王心不在朝,成年後就離開了京城一直未歸,無人知其去向。

這是。。。

果親王回來了?

不過今天並未出現,這種時刻未出現,應該是還未到京吧?

夜王、襄王、逸王手裡的權利同樣移交,而且全是移交上老一輩的皇室王爺與親王手裡,還都是些平日裡不怎麼現於人前的王爺與親王,就是那些眾朝臣都不怎麼認識的幾位了。

有些,如\/果親王這樣的,要不是這次權利的移交,朝臣幾乎都快要將他們給忘了。

然後就是對官員間的調動了,嚴大將軍府的長子嚴浩豐護駕有功賞六品親王封,賜封號忠,即刻前往業城鎮守。

這道聖旨一下,還好大家是都明白今天是個多麼特殊的日子,否則定然是一陣的吸氣聲。

嚴家這一下子就成了異姓王中的一員了,雖然只是個六品親王,但人家可是有權有勢的親王,和那些光有虛名卻沒有實權的異姓王可非一個級別,甚至有些真正皇室血脈的王爺都比不過。

鎮守業城,那地位可是與二品王位的宣、淵、湘幾位王爺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