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雖說是有長孫,但因為一些不能說的原因,皇上巴不得沒有那個長孫。

所以太子所出的兒子,雖無長孫之名,但絕對是享長孫之福。

她就盼著趙良娣生個健康的兒子出來,到時她將孩子接到自己身邊來養,皇上也時常見著,到時最好皇上瞧著喜歡的像對平王一樣養在身邊,那太子的太子之位不就更加穩妥!

至於純良娣的兒子,一個病秧子,以後又不是不會生,棄了又何妨。

“御醫說是趙良娣身子骨本來就弱,那藥別正常的孕婦沒有影響,可趙良娣就不成了。”也只能說是趙良娣沒福氣,他太子府好吃好住著,結果自己身子骨弱,能怪著誰?

什麼人生什麼孩子,這話對皇后和太子那是絕對準確。

皇后一聽太子這話,也是一臉恨鐵不成鋼:“平曰裡本宮什麼好的都賞給她,血燕人參什麼的,本宮都捨不得用全往她房裡搬,結果連個孩子都保不住。

本宮瞧著她也是個無用的,以後你少去她房裡,本宮給你緊著幾個會生的,你儘快為你父皇生個長孫出來。”

“是,都聽母后的。”這點,太子毫無異意。

女人嘛,他一堂堂太子,至於費太多心思?

也就是他那不成器的太子妃,因著輔國公的關係,憑白讓他浪費了七八年的光景,否則現在他還用為早日生個兒子而煩心?

不過還好,平王連個妃子都無,逸王不成器父皇也不上心,至於靖王。。。不成威脅,襄王和夜王也要有那個膽敢在他前面先生出兒子來。

所以他的時間就充裕的,父皇的實際意義上的長孫,必是要出自他的太子府。

“最近這陣子你也老實些,兩個孩子出事,你就是做樣子,也得讓你父皇心疼你先。至於平王。。。。。。

你父皇禁他足禁不了多久,本就不是他的錯,你父皇也就是在氣頭上這才對他動怒,氣悄了事情也就了了。”

“就這樣?”那他們這不成了一計不成反而吃虧?

皇后沒生氣的白了他一眼:“要不你想如何?如果當時是賢王在太子宮,一切都好說,皇上這幾年沒少惦記著賢王手裡的東西,哪怕不氣,也會藉機處置賢王,好拿到他手裡的東西。

可現在是出事時平王在太子宮裡。”

皇上能對平王出手?

她是不敢承認自己聰明,可也不傻,尤其是與皇上當了二十幾年的夫妻,還不知道皇上那點心思?

他不就是要扶著平王和她的兒子對抗嗎?

現在老祖宗一直在閉關,就憑大哥在守關這一點,她還不足以與他撕破了臉,這虧只能忍著痛吃了。

“這氣也忍不了太久,今年總是有機會讓你出了這口氣,最近老實些,等你九皇叔離京,賢王不任咱捏圓捏扁!”

她還真不信,昨晚的事兒沒有攝政王的手筆。

不過也當是訓練她兒子了,昨兒的事兒她是一手沒插,將來天下是她兒子的,她總不能永遠都站在她兒子前面為他去謀。

所以她知道太子想做什麼,卻不幫也不阻,就是要看看他現在能做到哪種地步。

只不過還是讓她有些失望。

心是夠硬,卻是細節不足。

為帝者,不該兒女情長,不該有多餘的心軟不捨,這點他都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