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半路閒談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人證嘛。。。。。。若是動了府尹與封城主這幾個關鍵的人物,也不是不行,但起不到關鍵作用,而且,還會驚了那條毒蛇。
這已經不是一個曲陽的事情,曲陽貪墨之事被他所知,那是因為曲陽招了災。王家既是心思早已打在了曲陽,其它地方又怎會沒有?
要對負王家,一個曲陽是不夠的,兩個曲陽都只能動點皮毛,讓王家推出那麼一兩個無關緊要的人出來抵一抵。
說起來憋屈,不查便罷,一查才知道,一家的根基原來竟是已如此之大,所牽之人不說京外,京內皇帝中人,多多少少都與王家有所牽扯。
在利面前,人性是脆弱的。在利面前,人也是堅強的。
如果用一個曲陽就牽動了那些人的利益,到時子夜要面對的,就是僅僅是一個王家,而是大半個皇室中人,甚至是大半個朝堂。
子夜不蠢,暫時沒有這麼能力頂住這般壓力,忍——是他暫時最好的選擇。
子夜一直知道,扳倒王家是件難事。
可真正的接觸了朝事之後,再加這次東南之行,他才越發的明白,對付王家是有多難。
也越發的明白,九皇叔告訴他的慢慢來是什麼意思。
他想九皇叔了,不只是想,更多的是擔心。
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九皇叔一直在他心中是那屹立於山巔而永不倒的青松,可是這次,他一想起九皇叔,心裡除了不安,就是不安。
&np;
等到太子等人來到曲陽,接待他的除了封城主帶著曲陽官員外,他想見的人一個都沒有見到。
賢王帶著家眷已經離開前往東南關,而他一直認為幾無用處的靖王,竟然親自前往需兩天路程的小縣城那兒去重建去了,據說那個縣城是整個曲陽受災最為嚴重一處,說是整個縣城已無一房子是好的。
想見的人見不到,他現在就算是想,也不能再跟著前往東南關。
他所得的聖旨,只是前往江南辦件根本就不必他親自出面的事情——去接今年選秀的秀女入宮。
這本是太樂寺【五寺:太清寺——理皇室罪事。太樂寺——理賓享之事。太常寺——理祭奠之事。太僕寺——理全國馬匹之調動。太鴻寺——理招待處番之事】的事情。
他雖可以說是為父皇敬孝,但其實已是於理不合。如果此時再跟著十九弟前往東南關,東南關鎮守的可是他的舅舅,到時不只是天下人會說他是唯親之人,甚至嚴重的還會影響到舅舅。
最最嚴重的是,如果他真的跟著去了東南關,沒傳到父皇耳中便罷了,若是傳到父皇的耳中,那太子之位。。。。。。
這個險,他冒不起。
在曲陽只過了一夜,太子便拐道回京,至少明面上是這樣的,依舊還是封城主攜曲陽眾官員送出了接官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