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 誤解(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好賢是不相信陳明傑會趕出傷天害理的事的,所以他的兒子一哭訴,李好賢就信了三分。
“御史道這群劣貨,欺負人欺負到我們火字營頭上來了!”
陳新良一看此事有戲,齊國公故舊遍天下,再加上和當今聖上的關係親密,由他出面何愁不能保住自己爹的性命。
李好賢氣的臉紅耳赤,陳新良趁勢說道:“國公爺明斷,只求保住我爹爹性命,其他的我們都不違抗,只求父子家人有命團聚。”
“放屁,陳明傑為北伐流熱血,拋頭顱,到頭來就為了苟活?我倒要去問問御史道,誰給的他們這個膽子。”
李好賢不是這麼莽撞的人,但是涉及到自己的愛將,再加上他從心底還認為如今的陳明傑還是那個戰陣上英勇無畏的武將,所以並不懷疑陳新良說謊。
不甘心曾經的舊部受此大辱,齊國公連夜帶人直奔都察院左都御史曾亨應的府邸,到了大門外李好賢親自上前捶門。
曾府的門子睡眼朦朧,聽到聲響大吃一驚,趕緊問道:“什麼人?”
李好賢身邊的隨從高聲道:“是齊國公,快開門。”
天子腳下,誰敢到自己的府前鬧事,門子如何不信,趕緊拿起木頭開門。
李好賢來勢洶洶,門子嚇得不敢說話,一溜煙跑到後院報信去了。
曾亨應正在後院睡覺,聽到齊國公深夜造訪,披著一件衣服就出來了。
“奇怪,本官和齊國公沒有什麼交情,這麼晚找我所為何事?”
曾夫人笑道:“老爺出去問問不就知道了,他是一個國公,來找我們,難道還是壞事不成。是不是有誰家的小子,看上咱們閨女了,請動齊國公說親來了。”
曾亨應晃著手指,笑了笑:“你呀你,淨想好事,齊國公那種身份,怎麼可能來為咱們女兒說親。”
穿戴好衣服,曾亨應來到客堂,隔著老遠也沒有感覺到什麼不對,笑呵呵地進來問道:“國公大駕光臨,不知道所為何事?”
“你自己不知道麼?”
李好賢身材魁梧,沉聲說話十分駭人,不過曾亨應也不是個怕事的人,他自己行為端正,從不招惹事端,就算是國公也不能欺負到自己頭上吧。
曾亨應臉色一變,正色道:“國公,有事說事,您為何而來,下官怎能得知。”
曾亨應此人,也是一根硬骨頭,當年在江西曾亨應讓其弟曾和應帶著父親到福建避難,曾亨應自己與艾南英和撫州知府揭重熙謀守城。
若不是侯玄演從荊襄鏖戰,阻止了清兵繼續南下,挽救了江西無數義士的性命。
在後世的歷史上,曾亨應和自己的三兒子曾筠一起兵敗被抓,對兒子說:“勉之!一日千秋,毋自負”。
兒子曾筠說:“好!”
父子先後不屈而死,其弟曾和應跳井自盡,曾軾同時死難。順治元年清兵包圍曾家村,抓獲三百餘人,全部處死。
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會因為齊國公的身份,就對他卑躬屈膝。
李好賢站起身來,怒目道:“我來問你,陳明傑犯了什麼罪,要你們將他抓捕下獄。”
曾亨應梗著脖子,吹鬍子瞪眼地說道:“他有什麼罪,下官沒有必要跟國公彙報吧?不如去問一問聖上。”
李好賢只當他不敢說,更加為下屬痛心,臉色稍微緩和說道:“曾大人,陳明傑是北伐有功之人,你的手下是不是有什麼失察的地方,錯將他抓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