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瘦馬(第2/2頁)
章節報錯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惟治世以文,戡亂以武。而軍帥戎將實朝廷之砥柱,國家之干城也。今有大學士張煌言能文武兼全,出力報效詎可泯其績而不嘉之以寵命乎。
欽賜張煌言為御兵營前部中軍掛龍虎將軍印,率應天四府兵馬十萬,赴漠北戡亂。自古道蛇無頭不行,靖北有湘西侯、蜀國公兩路兵馬,將兵在外不論名爵,應以夏完淳為三軍主將,卿領兵助之,宜聽調令,不得擅專。
漠北群敵環伺,惟願眾卿興兵討寇,早報凱歌,勿失朕望。
欽此...”
張煌言接旨謝恩,心中興奮不已,吩咐家人收拾行裝,準備明日就入宮拜別聖上,統兵啟程。
第二天一早,侯玄演將楊展和張煌言送出了金陵皇城,他們即將奔赴一個侯玄演從未到過的戰場。
自從北伐以來,侯玄演大小戰事親力親為,終於到了可以居京城指揮的時候了,這是明末腐爛透了的吏治重新煥發生機的表現。
此時在靖北軍的前線,一排排的長槍,是哥薩克人標誌性的武器,上面繫著他們的腦袋。
這已經成了每次戰後都有的場景,對此羅剎人恨得牙根癢癢卻沒有什麼辦法,真的打不過...
火器的壓制和陣法的剋制,讓長槍騎兵成為了一個笑話,但是哥薩克人還沒有這個智慧倉促間改變自己的戰法。
圖巴佐夫已經收起了自己的傲慢和自大,開始在草原上磊石頭城,企圖防守住不斷增兵的靖北軍。
夏完淳也有自己的擔憂,沒敢貿然深入,他在等著援兵的到來,朝廷已經傳來旨意,將會有兩路大軍支援。
相比於哥薩克騎兵的威脅,夏完淳更擔心另一件事,就是即將到來的冬天。
據靖北軍中的蒙古兵說,烏梁海到了冬天就是一個吃人的地獄,沒有牲畜和人能夠活著走出它的暴風雪,而漠北的冬天很早就會到來。
想在冬天前和羅剎人決戰顯然是不可能的,這些人仗著草原的廣袤,逃起來十分的便利。
在靖北軍駐紮的這片草原,往更北的地方看去,一天到頭都是黑沉沉、昏慘慘的。
夏完淳抬頭望了一眼,眼底抹過意思憂色,轉頭道:“召集諸將,到我大帳中來。”
靖北軍中,中上級武將大多都是漢人,幾場戰陣下來已經對兇名在外的哥薩克騎兵起了一些輕視的心思。這也是難免會發生的,誰也不會對自己的手下敗將有太多的尊重。
夏完淳掃視了一圈,將這些人的神色盡收眼底,輕咳一聲說道:“諸位,寒冬將至,我有意暫時南撤,訓練新募的兵馬。”
帳中的眾將驚愕的下巴都要掉下來了,互相對視起來,才確信剛才湘西侯的話不是自己聽錯了。
“咳咳。”夏完淳發出聲音。
“漠北不比中原,在這裡寸土必爭是沒有意義的,烏梁海很多地方人畜不能存活。等到冬天到了,我們根本不具備在此作戰的條件。與其在此地和羅剎人僵持,不如退回烏梁府。新募的蒙古各部落的兵馬,不懂得陣法和火器的使用;而陝甘九邊來的漢兒,騎術尚有待精進。等到來年開春,天氣轉暖,我們再率領訓練好的精銳士卒前來,必能一舉蕩平敵酋。”
諸將交頭接耳,有一部分贊成,有一部分大搖其頭。
在長城以南,因為天氣原因還有城池的緣故,從來沒有打了勝仗撤退這麼遠的先例。這些人一時之間,有些接受不了。
砰地一聲,夏完淳一拳砸在桌案上,等眾人安靜下來後,說道:“此事就這麼說定了,無需再議,回去準備吧!”
夏完淳年紀雖小,但是資歷擺在那裡,他既然拍板了也沒有人敢違抗軍令,紛紛起身退出大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