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後輩(第1/2頁)
章節報錯
楊行從內院出來之後,和李中梓繼續帶著一群小軍醫,趕赴遼東戰場。
這是難得的戰地實訓,是可以立下軍功獲取將來晉升籌碼的,所以被挑選到的醫學館學徒都十分開心。
楊行的身後是幾個王府的雜役,揹著重重的行李,將他們送了出去。裡面都是內院的女眷給侯玄演帶上的東西,帶到王府門口,負責護送他們的軍官是杭州守備府兵的參將吳業,看到這些東西后嚴詞拒絕:“此去某等身上揹著軍令,晚去一步便是貽誤戰事,萬一有袍澤得不到救治,那就是一條人命。”
楊行笑吟吟地說道:“這些東西都是王妃委託我等捎帶,能不能...”
“軍令如山,軍法如嶽,豈能容情。”
楊行臉色一寒,這個將官品階不高,但是卻敢駁王妃們的面子。
李中梓也勸道:“王爺畢竟不是常人,帶些許行禮,也不會影響我們的速度的。”
吳業看著大大小小的幾箱子東西,這麼多東西來回搬運,怎麼可能不影響行軍速度。雖然他也很崇敬王爺,但是軍法就是王爺所定,更加不許法外容情。
楊行是傳統計程車紳,哪裡想到這個年輕的軍官這麼不懂事理,好話說盡就是不許。想到女兒的託付,還有其他幾位王妃的道謝,他更加不肯放棄。
最終郎中遇到兵,楊行還是選擇了妥協,只隨身帶了女兒託付的一件棉衣,氣咻咻地上路了。
王府的下人將幾口大箱子抬回去的時候,黃櫻兒、錢薇等人也是無可奈何...
此時的遼東,侯玄演帶人終於踏入了山海關內,此地已經被縱火彈燒的面目全非。
就連姚一耀本人,看到自己的縱火彈的傑作之後,都驚愕地說不出話來。作為一個火器專家,他追求的自然是威力的最大化,但是親眼看到所造成的傷害之後,姚一耀黯然道:“這種炮彈,還是少用為好。”
侯玄演不以為然,興致勃勃地說道:“你回去之後,繼續改良這種縱火彈,我想要的是可以大量生產的,而不是金貴無比的寶貝。”
其他幾個大將,都是當朝國公,組差的都是伯爵。聽了侯玄演的話,也紛紛表示贊同,對姚一耀的成果大加讚賞。
姚一耀重新燃起了革新的動力,帶著幾個登萊水師的心腹骨幹,乘船回去蓬萊了。
三軍將士將山海關修整一番,然後佔據了這座雄關之後,便繼續往北推進。
寒風凜冽凍壞了北伐軍的兵馬,但是也有好處,凍得結結實實的地面,沒有因為化水而變得泥濘不堪,讓運輸工作變得順利起來。
王府中人掛念的侯玄演,到了軍營恰如虎入深山,甭提多麼的暢快了。
秦淮河畔的金陵城,好則好已,可是終究是英雄氣短,兒女情長,比之軍伍之間,少了些許男兒的快意和慨然。
北伐這四年,侯玄演從南到北,由東往西,奔赴各個主戰場,大小歷經三百餘戰,幾乎從未停止過腳步。
戰爭將他鍛鍊成了一個合格的統帥,而後世帶來的悲天憫人的情懷,又讓他在士卒中獲得了足夠的擁戴。
日落西山,北伐軍在海邊紮營,遠處的海面上停泊著水師的戰艦,在如血的殘陽下,幾縷炊煙騰空。
侯玄演行走在軍營當中,身後跟著自己的大將,鄭遵謙和杭州總兵孫嘉績。所過之處,全是圍著篝火進食的兵將,看到他們之後紛紛側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