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窺破(第2/2頁)
章節報錯
現在領兵前來的,是遼東都指揮司的參將從五品的武略將軍李青山,厚土營出身。
李青山騎在馬上,身上甲冑齊全,臉色沉靜如水。
旁邊的朝鮮官員笑的跟朵菊花似的,簇擁著他進到平安道寧邊大都督府,李青山四顧之下,竟然沒有一個朝鮮將士前來,不僅蹙眉道:“你們國家的軍隊在什麼地方?”
朝鮮官員面帶赧然,用純正的漢語答道:“回上國將軍,我國內兵馬俱已遣散,前方就是平壤軍營,我們已經為貴軍設好營寨。”
李青山微微抬頭,心中不敢置信,一個國家竟然不設軍隊,虧他們做得出來。
看來這個撮爾小邦是準備抱定華朝的大腿不放鬆了,對此李青山沒有什麼異議,反正他們在朝鮮享受的是大爺一般的待遇,而且打仗不用聽朝鮮人的,只要等待朝廷的命令即可。
漢城裡所有的大臣也都面帶喜色,李德久更是激動地手舞足蹈:“我們朝鮮屢遭進犯,究其原因都是因為大明衰敗,不足以保護我們。現在華朝承襲大明,實力卻遠遠超之,就憑我們和明、華兩朝的關係,我們朝鮮再也不會遭受壬辰倭亂這樣的禍亂了。”
大臣們皆面帶喜色,點頭稱是,這一朝的文武群臣,大多是劫後餘生新提拔的,他們受夠了兵災戰亂,能夠安穩和平是他們最大的心願,為此付出一些餉銀又算什麼,從那些苦哈哈賤民手裡收稅就是了。
更讓他們覺得感恩戴德的,就是華朝聖主天熙帝竟然主動降低了一半的餉銀,簡直就是對他們朝鮮關懷備至。
天恩浩蕩之下,再敢心有異志,那還是人麼?
促成此事的李德久,也被當做整個朝鮮的英雄,他們父子的統治也因此變得更加牢固。
已經有很多朝鮮人,把侯玄演的畫像擺在家中參拜了,侯玄演的事蹟也在朝鮮廣為流傳,尤其是以他為主角的各種戲曲劇本,更是逢演必滿座。
諂媚強者,欺凌弱小,是他們的骨子裡的東西,不管過去多少年,經歷怎麼樣的滄海鉅變,都是改變不了的。
他們獨創的“事大主義”,就是朝鮮儒學的一個重要發明,事大主義是一種儒家的外交理念,是基於強弱力量對比情況之下小國侍奉大國以儲存自身的策略。
後世歷史上朝鮮以此為原則,先後侍奉明清兩朝,被日本滅國之後才結束了這個“事大”的理念。
天熙四年冬,漫天的北風凌寒中,駐守朝鮮的兵馬終於全部安頓好了。
東至濟州島,西達平壤;南到漢城,北到嶺東,華朝駐軍共計兩萬人,每年由朝鮮支付十萬銀兩以及糧餉。
李德久父子撤掉朝鮮兵部,所有武將改歸文職,境內不再留兵。
這樣極端的做法,引起了朝鮮軍中將軍的不滿,但是他們不敢作亂。
兩萬華軍擺在那裡,隨時準備廝殺,朝鮮軍方十分清楚彼此的差距,只好捏著鼻子心懷恨意地接受李德久的整編。
李德久的朝鮮王朝,是朝鮮歷史上最後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也是唯一的不設軍隊的國家。
手機端&n 無廣告xīn 81zhōng wén xiǎo shu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