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火車,出站口熙熙攘攘,說是揮汗如雨摩肩接踵也不誇張。

林藝書包背在胸前,扶好被人擠歪了的箱子,直起腰一看,只看到黑壓壓的人頭和一堆晃動的手:

“打車嗎?老鄉!二十塊?中!走著!”這大叔大概是河南的。

“住店嗎?大兄弟!就在那旮旯!出站左拐!瞅見沒?招牌長這模樣!”東北大嬸口音也很純!

“熱乎的湯麵來一碗嘞~拉麵筋道咧~”這個大概是泡饃味兒的西北小哥。

林藝像個不小心掉進雞窩裡的小黃鸝,此時一臉懵逼,只知道一手穩穩抓著箱子拉桿,一手拼命護著身前的包,任由周圍人南腔北調嘰嘰嘰,又好似水波中的海草,搖來擺去。

“跟著我!別走丟了!”

李鳳霞心情很好,站在出站口看了看方向,雄赳赳氣昂昂,拎著箱子就走。

講真的,林藝上輩子被人伺候慣了,生活能力真的很差,家務事大概除了收拾水果,就沒一樣拿的出手的,雖然滿世界都去過,可走哪兒都有人給她把瑣事弄好,她連路都不需要走幾步!

在人民經濟普遍不發達,交通選則有限的年代,猛地來到開學季的火車站,遇到人山人海,她只剩一臉懵逼。

不過奶奶就是她堅強的護盾。

畢竟這是一個獨自帶大了兒子和孫女,又遠走新疆農場好幾年接受改(po)造(hai),最後又在教育系統待到退休的女鬥士。

林藝跟著她七彎八繞,走了沒多會兒,就見前頭一片黃澄澄、紅彤彤的遮陽傘,沿著廣場排了好幾排!

一群帶著紅帽子的那著小旗子,看到帶孩子的家長就湊過來問。

李鳳霞直接帶著她來到了北大的攤子前。

林藝一抬頭就見面前的傘上桌子上,全都印著古樸的“北京大學”,更有“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一系列北京高校一字排開,各位學長學姐戴著各色小帽,笑眯眯的衝她笑。

“這位學妹哪個學校的?開學季各大高校都有開校車來接。來看看通知書,誰家的上誰家的車。可別走錯了,回頭人生地不熟的轉車麻煩呢!”

話沒說完,李鳳霞已經掏出通知書,自然的遞過去了。

趴在桌後的眼鏡男見是自家人也不再問,按著通知書在那冊子上抄好了姓名班級,喊了聲“英語系的加一個!快來接人!”,林藝才反應過來準備道謝。

對著他們笑了笑,說了句謝謝,就有人拿著竿小旗子,高呼了句“北大的跟我來!”,林藝喘口氣,心情激動,正要回頭找奶奶,卻被奶奶推著往前走。

林藝從來沒經歷過校園生活,這一切都讓她陌生,因為不是自己考的大學,是白撿的,也讓她心虛氣短底氣不足。

生活經驗的不足,讓她懵圈,也讓她羞愧,李鳳霞卻完全不當回事。

“別怕,什麼都不懂才正常呢!過陣子!你就什麼都懂了!去了學校,跟著學長學姐們好好學!不懂就問!沒什麼丟人的!”

誰家孩子還不是這麼過來的呢?

沒有人天生十項全能。

都是生活,讓他們多了閱歷,年輕的孩子才能變得沉穩起來。

不就是嬌慣得厲害了些嘛?那不是事兒!

林藝握緊了拉箱把手,重重的點了點頭:

“您放心吧奶奶!我會加油的!”

既是給自己打氣,也是安老太太的心。

李鳳霞還沒搭話,旁邊一收拾得挺利索的婦人就笑著誇:

“您家孩子心態真好!小孩子就該這樣朝氣蓬勃什麼都不怕!對一切挑戰都充滿了信心!不像我家這個,對什麼都不感興趣!大家都激動認識校友呢,偏他悶著不出聲!”

李鳳霞也顧不得鼓勵孫女,笑眯眯回話:

“小夥子愛面子,您可別這麼說!您家兒子是哪個院的?我家孫女是英語系的。”

“哈!英語系好!好就業!熱門兒啊!我兒子計算機系的!他正不樂意呢!死活想上哲學系,這次學校給他調配到計算機了,還說要復讀重考,我可不敢冒險由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