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孟冬灰的有三人,

實事求是說,面試的時候均不認識她,

三人見她第一眼時,心裡都有一個觀感:小姑娘,用現在的流行說法,就是個軟妹子,神情稍怯,有點緊張,如今能走到面試環節,估計筆頭還行,交流起來可能會不夠大方……

這是心裡的想法,口頭上卻一點沒有鬆懈,嚴格審視、提問、觀察……

題一上來就很難,

“能說說國民政府時期,國民革命軍的兵役制度演變麼。”

孟冬灰這層面試自然比肖肖那要嚴苛更多,畢竟它這是在軍校基礎上再選拔更高階人才,肖肖那兒,只是入門了……

以為小姑娘答不上來呢,

因為她頭側到一邊,好像想了半天,

其實,冬灰這方面還算個挺穩的性子,就像她筆試答題,絕不是答案想哪兒答哪兒,一定已經想到了最後一筆寫什麼她才會下筆。面試亦如此,

於是,

當考官剛要進入下一題,“好,下一題……”冬灰開口了,

結果,一氣呵成。

“國民政府時期,國民革命軍的兵役制度演變如下:

1936年前以募兵制為主,之後以徵兵制為主。國黨一大曾規定要逐漸將募兵制改為以義務兵為主的徵兵制,但是由於地區政權不鞏固,所以很難實行。所以這一時期,國民革命軍還是以募兵和收編為主。北伐結束後,國民革命軍由初期的4萬人發展到百萬之眾,主要原因就是大量收編了北洋軍閥各派之敗軍。抗戰開始後,由於對日作戰兵力消耗巨大,單純地依靠招募已經難以補充兵源,且由於與外敵作戰,收編一法已然無效。所以,抗戰開始後,國民黨軍正式實施民國二十二年頒佈的義務兵制的兵役法……”

她說得也不快,眼睛也不看他們,臉稍側一邊,兩手放前,說得規規矩矩,清清楚楚,

應該說,非常清楚!

活檔案一樣。

這些,是難不倒她的,背東西,大多她還比較快,就算吃力,她也能刻苦,所以“記識類”應該不是問題。

考官們眼裡已經有少許讚賞,

不過,能背能記的人也不算稀奇,

下面,是道比較“實戰”的題目,

“平常有射擊訓練吧,”

“有,”

“嗯,能談談你覺得在戰場上射擊如何能提高命中敵人的機率麼,”

她點點頭,不過,還是想了許久,

再次開口,

“我們平常在訓練射擊的時候,自己都很平靜,緊張的時候很少,可是在戰場上,高度緊張的節奏與氣氛不會讓自己有那麼長時間去瞄準,去冷靜,所以,當進入戰場的那一刻,就要做好隨時犧牲的準備,這樣才能讓自己迅速冷靜下來。

在平常訓練時,是不會有人教你爆頭這樣的瞄準方法,因為太不實際了,一般採用胸環靶,距離,風向和風速是幾個大要素。這個沒有絕對的計算方式。經驗說話。